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四摄法及其社会价值(3)

从以上解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佛陀设立四摄法,只是引导众生信受佛法的一种手段(方法)。因为佛教徒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自己感受佛法的真实利益,更要让一切众生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念而感受佛法利

从以上解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佛陀设立四摄法,只是引导众生信受佛法的一种手段(方法)。因为佛教徒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自己感受佛法的真实利益,更要让一切众生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念而感受佛法利益。为此,佛教徒必须通过四摄法的实践,建立起自己与社会大众相互信任的融洽关系,让社会大众对佛教徒生起依靠感(亲爱心),佛教徒以此为契机,为社会大众解说佛法,使其产生兴趣、信心、信仰,进而信受奉行,进入佛法大海,修学佛道,最终成就佛果。所以设立四摄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佛教徒通过这四种方法来感化(摄)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目的,慧远大师(334—416)在《大乘义章》中也有解说:

因其布施,缘物从道,名布施摄。……因其爱言,缘物从道,名爱语摄。……以道润彼,故云利益,因利缘物,名利行摄。……因同缘物,名同利摄[10]。

慧远大师的这段解说,可谓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设立四摄法的目的,与《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的解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摄法的社会价值

从以上对四摄法内容和目的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如果社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以四摄法作为指导,其工作及生活将会十分融洽和谐。

首先,社会大众若能将四摄法中的“布施”在生活中实践,从而建立起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自私的欲望和贪婪的占有就会得到控制。其次,通过“爱语”的训练,社会大众就会形成生活的语言艺术,说话如春风拂面,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做到真正的“语言美”,现实生活中互相争吵、谩骂等恶语现象就会逐渐减少。再者,如果社会大众能有“利行”的精神,不分事情大小,不计报酬多少,只要是对人有益的事就毫不犹豫去做,从而培育起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现象就不会存在。另外,如果社会大众能以“同事”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彼此间建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家庭、同事、邻居、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就会得到缓解,家庭就能够和睦,同事间就能够互利互惠,互不信任、欺骗猜疑等现象也就失去了滋长的根源。

总之,社会大众如果能将四摄法运用到生活工作中,通过“布施”建立起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爱语”养成语言的艺术(语言美),通过“利行”培养起对社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通过“同事”树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么,我在绪言中提到的随着物质生活的发达、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就能得到化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或许就是四摄法在当今社会和时代的价值所在。

【注 释】

[1]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正藏》卷2,184c。

[2]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正藏》卷2,185a。 

[3]《梵网经》卷上,《大正藏》卷24,999a—999b。

[4]“三轮体空”,是大乘佛教对佛教徒行菩萨道、修“布施”行应有的心态,即对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包括法)、受布施的人都不能执著(空)。《梵网经》中“教导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就是指的对所布施的财物不能执著;“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前行”就是指的对能布施的人、受布施的人也不能有执著。

[5]《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正藏》卷8,836c。

[6]《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大正藏》卷33,467c。

[7]《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正藏》卷26,402c—403b。

[8]按佛法的观念,众生只有通过佛法修学,才能出离生死轮回,故名最胜。以下皆同此理。

[9]《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正藏》卷26,403页a—b。

[10]慧远大师撰《大乘义章》卷十一,《大正藏》卷44,694b。(信息来源:摘自《法音》)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