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出六点意见贡献大家,今天仍然提出几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发心中担当责任 我们佛教青年经常会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说要担当责任,更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出六点意见贡献大家,今天仍然提出几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发心中担当责任

我们佛教青年经常会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说要担当‘责任’,更不知道责任的重要。因此,‘发心’往往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而不能坚持自己的发心,贯彻自己的发心;我们应该把发心所做的一切,看做是自己理所当然、必需担当的一种责任。

我们知道‘发心’的重要之后,进一步要了解‘责任’的重要;比方说船只遇到海难的时候,船就要沉没了,船上的人开始逃生,但是最后一个离开船只的必定是船长。这是为什么?因为维护船上人员生命的安全,就是他的责任。所以当船长的人,甚至于必须与其所负责的船只共存亡。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我们平常认为发心是一种义务,于是,高兴就发心,不高兴就不发心,这是有流弊的,现在,我要在‘发心’后面加上两个字‘责任’,因为发心就蕴含着责任。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为什么?他不爱家吗?他不爱老母妻儿吗?是因为责任不容许他放弃自己的职守,为了要完成责任,只有牺牲小我。

《梵网经》说:‘菩萨见外道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为什么听见人家谤佛会觉得像三百矛刺心那么痛切?因为佛法不能兴隆,遭受外来的毁谤,就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心理怎么能不痛苦?常听人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家务也好,事业也好,都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弘法利生是我们理所当然应该负担的责任。什么叫做责任?我为它下三个定义:

(一)责任是利他的行为

因为除了我以外,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我是人群中的一份子,我要为更多人负起责任来。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是有为青年的抱负;不肯负责任的人是弱者,唯有肯负责任的人,才是强者;不负责任是懦夫,肯负责的人才是勇者;好比船长重视其责任更甚于生命一样。

(二)责任是菩萨的本份

我们应该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负担责任。为什么呢?谁叫我们是普利人群的圣者之徒?谁叫我们是佛教的信仰者?谁叫我们要学菩萨道?我们走上这条道路,就不容许我们推卸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的存亡继绝,也是佛弟子的责任。

(三)责任是能者的义务

负责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他学问多好,都是庸才。为国为民,固然要担当责任;守卫看门,也是担当责任。负责任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人的义务。

父母生儿育女,养之教之,因为这是父母的责任,有些父母把恩爱给儿女,并不希望儿女回报,因为他把教养儿女的责任看做是义务,所谓义务,尽了义务才会心安。

我们要发心,我们更要尽义务来担任责任。

今天的佛教青年责任感真是太缺乏了!希望今后大家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担当起这时代应负的责任。同时更要把我们的精神勇气提起,修养道德,把我们的佛法学好,为什么?为了担当未来更大的责任。

二.从拥有中养成节俭

平时讲到节俭,大家都会说,我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财,还要节俭什么?其实,节俭不光是钱财的节俭,所有拥有的东西都应该节俭。你拥有什么?你拥有了生命、时间,因此,你要好好的利用你的生命和时间,对于你的生命、时间更要节俭。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多少宝贵的时光在懈怠、放逸、散漫上面?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而消逝?我们把大好的年华、青春、生命虚度浪掷过去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事吗?

除了时间要节俭外,对于感情也要节俭,我们每人都拥有感情,假如你不节俭,把感情滥用了,那会招受多少烦恼?把感情用在不当不正之处,这不是一个学道者所应有的行为。

佛教并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是要以智化情,我们要转化自己的私情私爱而来爱佛教、爱国家、爱人群,以及爱自己未来的前途;儿女情长,那是社会上一般未成熟男女幼稚的行为,我们已经进入佛门,我们的感情已经经过一番磨练与净化,应该是成熟的。有成熟感情的人,应该要知道节俭感情,把节省下来的感情,用在一切众生的身上。

物品要节俭,弘一大师为什么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为什么一件破衲衣穿了三十几年?他没有钱吗?不是的。他是在节俭物品,佛教常说‘惜福’,惜福能给我们什么好处呢?这就如银行存款,有一定的数目,若不节制用度,随便支付,到头来,终会有取尽存款的时候,这时生活就艰难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时当思无时’、‘有’的时候应该节省,好好珍惜自己的东西,时时记住一针一线,来处不易,一米一饭,得之维艰。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来到世间上二三十年了,所有的一切是仰赖社会、国家、师长、父母、常住而有的,你们日常所需,都是社会大众成就你们的,你对他们有贡献吗?你能这样浪费吗?印光大师吃饭时仅吃一样菜,弘一大师也一样,你拿二样来他也仅吃一样,为什么呢?他想到:我对社会贡献的有限,我不能享受丰富的物品。

我们佛教青年,不能养成节俭的美德,将来不但不能贡献社会,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消耗者,大家都知道一文钱逼死英雄汉的这句话,不可以拿不劳而获的金钱充阔老,或者做人情,应该在有限的金钱之下,去学习无限的知识,在很少的金钱之下,完成自己永恒的事业。

在这里,我也为节俭下三个定义:

(一)节俭是储蓄之法

节俭就能储蓄,感情如果不滥用,感情就能一天一天的净化,这样自然能把感情化为大慈悲、大仁爱与大道德;时间如果能节俭,就是储蓄生命,将会使我们的人生延长许多;物品如果能爱惜,将使我们的东西,更能发挥效用;金钱如果能储蓄,则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未来的一切,往往是因现在一点一滴而成就的,正如大海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所汇成的一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