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因说果》(2)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这首偈告诉我们: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缺失,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三业是否清净?悲心是否远大?愿力是否真切?不但衣食住行有因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这首偈告诉我们: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缺失,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三业是否清净?悲心是否远大?愿力是否真切?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祸福生死也有因果,我们过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缘,现在就有多少福报如意,要知道爱惜,不可恣意为恶。我们这一生中,如果要想富贵、幸福、圆满,就应该培福、惜福:在消极上,要爱惜福德,就好比银行的存款要节约惜守,不能乱花乱用挥霍掉,更不能用完,像朱子治家格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但念物力惟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不浪费自己的福德。从积极上做,还要培植福德,满仓满谷的存粮总有吃完的时候,只有在田地里流汗播种的,才更有灿烂收成。

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既没有异因之果,更不会有异果之因了。因果如何,全在自己。

二.从你我他等来谈因果

我们世间上的每一个人,出生的国家和地方都不同,你不认识我,我不熟悉你,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你我他都是有缘人。佛经里面说:假如一个人证悟了“宿命通”,能知道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多重因果关系,他就会知道天下的众生在多生多劫以来,哪里些人做过他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六亲眷属。

过去有一户人家办喜事,亲朋好友都来喝喜酒,筵席摆满了一条街,锣鼓喧天的热闹非凡。这时候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出家人,他站在门边不住的看,不住的摇头叹气,引起很多人的讶异,就有人问:

‘师父啊!人家办喜事,你叹什么气?’

这位出家人就念了一首偈作回答:

“牛羊六畜席上坐,三世祖母娶为妇;堂上敲鼓打公皮,锅内煎煮是姑姨。”

意思是说:天下的众生真是苦啊!今天这一场婚礼,用因果轮回的眼光来看,是三世的老祖母去逝以后,再投生转世嫁给孙儿的;而端坐在席上正在大吃大喝的亲朋好友,却都是前世的牛羊猪马;堂上敲着的鼓,是用前世的公公的皮肤绷成;现在锅子里煎煮着的,正是这一家的六亲眷属,是前世的姑母姨娘。这些都不过是在转生有情、迁流六道的时候,受了业识的牵系,而造作种种乖违无明,成就各种不同的形相和躯壳罢了;其实每一个人的真如本性是一样的,只是后天的清澄、垢浊不同,引发出不同的执离,使一切在因果中生生灭灭,而你我也尽在因果之中相即相离、相识相隔了。

汐止镇有一位肉身不坏的慈航法师,他在圆寂之前做了一首遗偈示诫大众:

“奉劝一切徒众:时时反省为要;

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

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

望尔广结善缘,自度度他宜早。”

慈航法师的遗嘱,也是希望我们重视因果的关系,不要迷昧昏沈、轻忽怠惰,放纵六根六识,攀缘五慾六尘,孳生百孽百障。古时候父母犯罪累及子女,甚至株连九族,所谓父债子还;法律上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网有时也会疏漏,让作奸犯科的人消遥法外,只有因果业报是丝毫不爽的,甚至精密的电脑也无法测度出它的错综复杂。在因果业报之前,为善者必获福,恶者必遭殃,一切自作自受,任何人都替换不了,所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奇怪,既然父母子女不受,那么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其中的余庆、余殃又作何解释呢?依佛教的看法,这种福祸庆劫的果报,是彼此之间累劫世以来所造作的因果关系有以致之。

最近有一个年轻人在台东爬山遇难,不幸得了脑震荡,救难人员急急挂电话到台北找脑科专家拯救,那个脑科名医起先托词业务忙碌不肯赶下来,只愿意介绍另外一位医生前往,后来经不起台东方面再三恳求,想想还是救人要紧,就一咬牙答应马上动身赶下来。他准备好了必须的医疗用具后,立刻开车南下,一路不休不歇的直下台东,想不到却在半路上被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人拦截住,用刀抵着他脖子威胁他说:‘下来!我要用车!’

医生很着急,忙着解释道:‘先生,我是个医生,有个病人情况危急,正在等我去施救……’

那个歹徒不等他说完,一拉一扯,就把他赶下车来,发动引擎呼啸而去了。医生又气又急,想到那个年轻人垂危挣扎命在旦夕,也来不及报警了,赶快再找车子赶路,等到他好不容易拦到车子载他去台东,一路拚命遄赶到达山上时,都已经三更半夜了。围在现场的救难人员一看到他来,就顿脚 叹气的指责说:

‘怎么这样迟才来?他半个钟头前已经咽气了!’

医生疲惫不堪的近前一看,年轻人果然早已气绝身亡,旁边蹲着一个男子在哀哀恸哭,连声悲泣:

‘我的儿子呀!我的儿子呀!’

医生看到他身上穿的皮夹克,立刻一眼认出他就是半路拦车而去的人,不觉气上心头,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骂道:

‘就是你!就是你害死你儿子的!’

原来那个穿皮夹克的人是死者的爸爸,为了赶来看受伤的儿子,不顾一切的劫了车,想不到却偏偏劫下了同样忙着赶下来作急救的医生的车,使救命的医生半途耽误,终于铸下大错,平白送掉自己儿子一条命。所以,有时候你、我、他等的关系,不但有因有果,而且错综复杂,不但各人作恶各人自受,有时余殃未尽,甚至不免会连累、遗害子女。司马温公家训里提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遗子孙长久之计”,实在值得大家深思。

佛教里面还有一首劝世偈,意义相当深远,也很容易懂,我现在念出来给大家听听:

“天地覆载我,多生消不得;父母养育我,终生报不得。

人人愿百岁,这个求不得;个个要富贵,勉强要不得。

终日事茫茫,要闲闲不得;直待老来时,凡事做不得。

道理十分明,说得行不得;头发白茫茫,要黑黑不得。

好事都该做,钱财舍不得;骗积起家财,子孙守不得。

切莫结冤仇,累世解不得;咽喉三寸气,断了接不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