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修行
⊙「恒顺众生」是否会造成是非不分? 从前有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指使儿子去偷摘匏瓜,但是儿子不肯。父亲说:「没关系啊!现在四处寂暗,没有人知道。」儿子说:「你、我,还有月亮都知道啊!怎么能够做这种事呢?」所以,我们要以良知去判断何者应顺,何者不应顺,不可盲目附从。
⊙我是医学院的学生,学佛后,深深体会到好好的用心即是发菩提心,是否正确? 学佛是尽本分,在什么岗位即做什么事,不要将人间想得很渺茫,而忽略你本身就处在人间。
⊙为何有人学佛经年,平时对佛理研究精湛,修持精进,辩才无碍,甚至,对真空妙理也有研究,然而一旦自己病障现前,却难能解脱、自在? 佛教的修养并非全要依靠佛之感应,最主要在培养勇气。佛言:一定业不可转。」以一分坦然的胸怀及因果观,勇于接受随身显现的业报,方是学佛之真谛、目标。佛法乃三根普被——如人吃糖,牙齿好的可咀嚼,愈嚼愈觉香味甘甜、滋味无穷;没有牙齿的,也可含之,而体会出糖味之甜。
⊙出家修行,往生时是否都能彻悟?如果不能,是个人因素?还是佛法不够园融? 你觉得考试成绩好坏,是个人因素,还是老师的因素?
⊙世间真的有因果吗?比如,有一个人他平常做人很良善,也很虔诚,但为何他的家庭会不平安,事业也不顺利呢? 你应该相信因果。因果律中,有远因近果。佛教中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假如过去犯了错,现在知道了,就应该真心忏悔,承受过去犯罪的惩罚;要欢喜地接受,时时刻刻起忏悔心,并且要时时刻刻发愿,随分随力做福利人群的工作。 总不能刚开始播种,就要求马上能有收获。所以说因果善恶是分明的,佛陀教我们爱人则是爱己,护人则是护己,如能好好的种善因,后来必得好果,好好地遵守戒律,所到之处都会很平安。 举个例子:比如昨日以前,你对某个人无理辱骂或骗取他人的财物:今日你在某个地方,看到另一个饥冻病危的人,起了怜悯心去救助他。而昨日被你辱骂或被骗取的债主冤家,今日找到了你,同样是不放过你,你若能知过认错,忍受辱骂,则对方恼怒易息,长债短讨。又今日被救助的这个病危饥冻者,等回复了体力,便会感激你,有朝一日遇见你,就会感恩图报……。应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陀教我们的是超乎宇宙的真理,所以我希望学佛者,先学好菩萨精神:尤其要学地藏菩萨的大愿,像他以宽大的心胸包容一切众生。如能爱无量的众生,则来生或今日,自然就会有很多拥护的人,自动合力来协助我们的成就事业,这也就是结好缘啊!
⊙「听时恩悟,境来又迷。」应如何克制? 应提起毅力、心志,立「不迁怒,不贰过」之志,有勇气即可精进。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佛教徒都会认为学佛的目的是为了生脱死,为求往生西方,离开三界、脱离六道;其实,学佛如只抱着这种观念,那就不算是真正学佛了!学佛,是要学不计较、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见解:有了正确的思维,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现代人总是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他们所知道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我们应该要有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胸怀,才能心境超脱,如果没有这分宽大的胸怀,尽管再怎么信仰、拜佛,还是会堕入魔道。
⊙何谓明心见性? 在凡夫称为「心」,在佛称为「性」,我们现在都是用心而迷了性。我们出生在人间,培养出来的叫做习气,我们由第六识来分别外面的境界,一直将人性与众生分别,我执我见,而使人心脱离了佛性;其实,佛性即凡夫心,凡夫心即我们本来佛性。因此明心见性,套一句现代的语言,即是「启发良知,发挥良能」,我们现在修行学佛,重点即在如何启发自己的良知、开发人们的爱心。
⊙五戎申有妄语戒,但在生意场上,往往非妄语不可,怎么办? 只要不损人利己,有时一句善意、圆融的妄语,也是功德无量啊!
⊙听师父说过:「佛陀也是人,是比我们懂得更多、做得更好的圣人。」又说:「宗教是唯一能洗涤、提升人心的道路」,每句话都平实易懂,打动人心,让人信受。 我的话语极其平淡、平凡。 所有的宗教,都是希望运用高超卓越的智慧,辟出一条人人能够欢喜遵行的道路。 因为人心所需,所以宗教能在社会、人间长存不废。如果把宗教当作学问探究,落入高深、奥秘的说理,而不能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则该宗教就无法达到引导、教化人心的功能。 「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我说得好,而是彼此有缘;我说的话契合、启发了你内心的善念,使你感受到事、理相应的欢喜。
⊙我们是佛学院的学生,请问法师如何修持? 我无法每天深入经藏。但是,每天即是我人生道上的一扉页,过眼的每个人、每句话都是页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成佛之道? 要成佛就必须先结好人缘、好好地种好因;能种好因,自然就能得好果,因此,未成佛前要先结好人缘。慈济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毫无代价地付出,人多的地方好修行,一个人如果能和每个不同个性的人都相处得很圆融,那这个人的人生就成功了,我们应该在很多人的地方适应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世世常行菩萨道啊!
⊙修行是为了圆满别人?还是成就自己? 修行如果只是为自己就无行可修。吃饭是为自己,睡觉是为自己,这些你都会,何必再修?真要修行,就要不忍众生苦,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闻声救苦。如果只为自己,就不够格修行,但求自我解脱,怎么有可能把佛法发扬光大? 子路问孔子:「我死了以后会怎样?」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同样的,学佛就是学得如何做人,如何让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光是以理论理,摸不着、看不到,说归说、做归做,事理无法相应,学佛何用?
⊙如何修?如何做?何时才能证果? 你来此的感受如何?来的时候是一种心境,来了之后,一番亲见亲闻,与你所想象的必有出入,而现在又是另一种心境。 当初下决心要来见我,那是因、是愿,实际上来了是行、是做,现在的心境感想则是解、是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