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印光大师的佛缘

印光大师,佛缘

会心

张謇(1853-1926) ,字季直,号啬庵。185371日出生于江苏海门,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他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此,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孔子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据传张謇考进士的时候,翁同龢本来把他推荐在第三名,原第一名虽然文章更好,但在八大胡同妓院作过诗,被慈溪太后淘汰,最后选定张謇为第一名。张謇去拜谢翁同龢时,翁同龢认为他祖上必有积德之事,才会阴差阳错得中状元。张謇回家问母亲,果然他父亲在担糖换破烂时曾捡到一百六十元大洋,拾金不昧,还给失主,而且卖掉自家房子帮失主还债,救了失主一家三口性命。由此善缘,状元郎才托生张家。这也证明佛教善恶有报、因果不虚。张謇先生与近代高僧、净宗祖师印光大师有过书信来往,佛缘不浅。

 一、因募印《安士全书》,间接结缘

张謇通过他的门生江易园居士的介绍,也与当时的净土宗师印光大师结下了佛缘。在此之前,印光大师为募印缩小排版的《安士全书》,曾托南京魏梅荪居士请张謇出资助印。印光大师在给魏居士的信中说:

“通州张季直,商业兴隆,富有财力,热心公益。窃念光流布安士全书,乃为国民谋利乐。其事之办法,绝无弊窦,彼若知之,当亦出巨资,以期救国救民于不涉形迹之中。但光素未会晤,不便函劝。阁下倘能悯光愚诚,致书奉劝,彼若肯发数万部,或数千部之大心,则惠及国民,曷胜庆幸。即彼不发心,而阁下为国为民之挚诚,亦已发露,其于成就净业,固为既深且广矣。”

居士与张謇联系后,张謇答应稍后从事,印光大师回信说:“季直先生,许于后来从事,实为莫大功德,迟早固无二致也。”同年,为阻止江苏庙产兴学风波,印光大师曾托魏梅荪居士转请冯梦华、张謇帮忙斡旋。

二、门生介绍,与大师通信

1922年农历十月,江易园居士在给张謇的信中介绍自己所学的是“西方弥陀此土释迦两世尊慈悲开示之优异方便净土法门”,介绍“印光老法师,今日净宗老宿,莲池、蕅益之流也。谦奉上印老法师文钞及净土圣贤录各一部,余书随后再寄。”(上南通张啬庵师书)。

 在江易园居士的推介下,张謇先生给印光大师写信请教,大师回信指点禅、净区别,劝张先生生信发愿,回向往生。原文如下:

“光一无知无识之粥饭僧耳,由徐蔚如谬以芜稿再四排印,竟致渎及青眼,尚不以芜秽见弃,反谓其儒释融通,有体有用。殆所谓志在敬佛,遂忘其僧之庸劣也,感极愧极。易园与光,殆有宿缘,每欲拉阁下以同往西方,俾无量劫来,及与现生,所培之善根福德,同归实际,光极为佩服。以阁下当代文宗,光一无知无识之挂搭僧,故不敢随易园之班,以修书奉劝也。今接阁下华翰,见其曾看佛经,不知何者禅也,但觉净耳,不胜欣慰。足知阁下般若种子,殆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之所种者。夫禅至于不知,方是真禅,以见闻觉知,皆意识中事,唯其不知,方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耳。净至于但觉,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矣,否则何名但觉?阁下见解如此,已是超越近之学佛者万万。倘再能生信发愿,回向往生,则上品莲台,当可独据。或恐阁下于禅、净之所以然,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未能深知。谓既悟自心,当处便是西方,不须求生,则其误非浅。何以故?以凡夫纵能悟到极处,尚有无始以来之烦恼习气,未能顿断。烦恼习气若有一丝毫,便不能超出生死轮回之外,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难也。念佛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无论工夫之浅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难不可以喻矣。祈详读《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自知光言不谬。若不以为谬,且无多暇,但息心详阅《文钞》,自可悉知矣。”

从印光大师的信中可以看出,张謇读了印光法师文钞后,评价“儒释融通,有体有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