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行经庐山东林寺》赏析(2)

暂息:短暂的停止、歇息。《广雅》云:息,安也。《释言》云: 息,休也。 闲眠:闲适的休息。“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方趋:正想去。方有“正在”、“才”、“刚刚”的意思,如宋朝苏轼《石钟山记》

暂息:短暂的停止、歇息。《广雅》云:息,安也。《释言》云: 息,休也。

闲眠:闲适的休息。“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方趋:正想去。方有“正在”、“才”、“刚刚”的意思,如宋朝苏轼《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趋,赴也,赴所至也。如宋朝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

上国:此处指京师。《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期:希望、期望。如《吕氏春秋·察今》云:“良剑期乎断。”

干禄: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

空堂:空旷寂寞的厅堂。阮籍《咏怀》之十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此处可以理解为修习禅定的静室。

范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辅佐越国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五湖: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根据《史记河渠书集解》:“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

【白话释】

在这落叶缤纷的十月天,随着长江的千徊百转,游子惆怅的心绪也是时断时续。

在京城这些年,事务繁多,难得休息;这一路南下,有青山相伴,倒是好好睡了几觉。

才想着到京城谋个一官半职,过几年富贵的日子呢;如今却落得想找间静室修习禅法也难了。

什么时候有了范蠡那样的成就,我也一定携得美人,泛舟五湖,过过逍遥的神仙日子。

  

【赏析】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逐渐演进,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士大夫阶层率先理解、接受了佛法思想,再逐渐伸展向社会各个阶层。佛法之所以深受文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人对人生的体验较常人为切,对境遇的感悟较常人为深,而佛法的微妙教理,如因缘果报、无常苦空、三世轮回等思想,阐明了宇宙人生的实相,正可以解开他们对人生的迷惑,满足他们追求真理的饥渴,并且开阔了他们的思想领域与创作空间。

不过,当佛法成为主流思想后,比如唐朝,佛法在更多的时候却成为文人附庸风雅的手段。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文人的作品是以寺院为创作背景、创作题材,但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却仍是对五欲六尘的贪恋不舍。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从长安出发,行至浔阳地界,几个月的逆旅生活已让杜牧对帝京繁华的眷恋有所淡化,以往的豪气也有所收敛。可是,一个有着家学渊源和文韬武略的旷世奇才,不能居庙堂之高,有功于家国,却被迫以幕僚之身,居江湖之远。这种抑郁之志不得抒发,贪淫好色的习气就让他转而对偎红倚翠的境界充满了向往。故而,范蠡那种大贵、大富、大艳福的人生历程就成了此时小杜最羡慕的人生境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