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珠看世界

来源:美佛慧讯第一二二期 作者:阿莲 收到《曹溪水》杂志的时候,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杂志的封面,然后我仔细地看,心里由然萌生出一些欢喜,多么奇妙而又自然天成的一幅画啊!从其中那颗几欲

来源:美佛慧讯第一二二期   作者:阿莲

    收到《曹溪水》杂志的时候,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杂志的封面,然后我仔细地看,心里由然萌生出一些欢喜,多么奇妙而又自然天成的一幅画啊!从其中那颗几欲滴落的水珠里面,我看到的是,一个正柳绿花红的春天景象,而另外那颗半圆的水珠,映照出的却是寺院梵宇般清明世界。

  这水珠,也许是清晨的朝露,也许是午后的落雨;这景象,也许是某处民居,也许是曹溪南华寺;这枚葱绿的叶,也许是芭蕉,也许是美人蕉…所有的这些,我都无从得知。但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这画面所带给我的一种意境之美,它使我想到了“滴水藏海”四个字,使我想到了世界原来可以缩影到一滴水珠里。

  翻到内页,看到编辑给这幅画所取的既有哲理又有禅意的名字“一滴水珠看世界”,不禁又是一阵欢喜,原来是心有灵犀。

  一滴水珠,何其渺小,而这个世界,何其大,但是这个大,偏偏可以纳入这个小里来!由此不由得又想起了一句佛教用语“芥纳须弥”。这一用语的出处是《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三教论衡问僧》中,有这么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这也是很多人所存疑的,是啊,须弥山可以容纳芥子,这是大容小,可是反过来,以小如何容大?

  这就要归结到一个理念的层面上来讨论了。试想一个人,在天地间能占多大的空间,可是我们却常常形容人心灵的空间比天空还广大,比海还辽阔。同样的,佛教也是以这样偌大一个须弥山,可以被一粒小小的菜籽所容,来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

  南朝齐代,婺州义乌县出了个很有名的居士,名叫傅翕。他用佛经中“芥子纳须弥”之深义,敷演句偈,说得极为生动、形象: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多次谈到芥子和须弥的关系,比喻诸相皆非真实,巨细可以相容,以此劝世人不要执著于眼前的名利、地位和荣誉等,事物是会转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的云烟。

  禅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对印度佛家教义的一种改写,其中包含著超脱的人生智慧和现实的人生热情。重要的是:人们不能执著于其中的说法,不能顽固于个别的言词,而是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寻得一份真意和随意。而这点在禅宗里尤其体现得明白:

  一个僧人向归宗智常禅师告辞。

  归宗智常问:“你到那里去?去干什么?”

  “到各处走走,学五味禅去。”

  “各处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什么是一味禅?”僧人问。

  归宗智常举棒就打。

  这僧人恍然大悟,叫道:“懂了!懂了!”

  归宗智常就说:“那你说!”

  僧人刚要开口,归宗又抡起了棒子。他就是要打出僧人的执念。

  这天,江州刺史李渤拜访归宗智常。客套之后,李渤问道:“佛经上有言:纳须弥山于芥子。如果须弥山能纳芥子,我没有疑问。但是,佛经上说芥子能纳须弥山。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归宗智常知道这刺史大人陷入语言的迷障中,就反问:“别人都说刺史大人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是真的。”李渤确实读书很多,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李万卷”。听到归宗智常禅师这样问,就自然而然地说道:“是真的。”归宗智常就说:“你的头也不过像个大椰子大嘛,那万卷书到底装在哪儿了呢?”李渤听了顿时知道自己问题的答案了。

  须弥山是够广大的,自有万千气象;而芥子确实就是那么的小,如同沙粒,所以,李渤对佛经上说的“芥纳须弥”有疑问。但是,他只是在语言的表面上理解这句话,走入了迷途。并没深入理解其中的佛法意旨所在,所以归宗智常禅师以“一个脑袋如何能装下万卷书?”来引领他看到一切事务,不是表面所显示的那样,而是要看到这事务后面所隐藏的玄机!这正如“滴水藏海”一样,并不是指把大海装在水滴中,而是指如果能洞察到小小水滴中的道理,也就可以洞察到大海及宇宙之道了。即所谓“万事万物皆可其小无内,洞悉大千;其大无外,滴水藏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