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借弥勒旗号的暴力反叛,引发了统治者对弥勒信仰的警觉和禁止,是导致弥勒信仰衰落的主要原因。 根据弥勒经典记载,弥勒下生成佛,是五十七亿多年之后的事,那时,人们的寿命已到八万四千岁,富足安乐,远离刀兵水火之灾。而弥勒下生成佛,主化娑婆世界,目的是度化释迦未度之众生,将此世界化为清净佛土。这些内容本来与起义、反叛没什么关系,但受尽苦难的人们,由于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迫切期望,遂假借弥勒出世的名义,作为其试图改变现实社会的工具,这实际上是对弥勒下生信仰的曲解。但这种曲解客观上确实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苦难现状、追求太平盛世的理论武器,也导致了弥勒信仰的式微。 隋王朝对参加反叛的弥勒信众残酷镇压,诛连甚广。隋末唐初,虽未见有明文禁止弥勒教派,但可以推想,弥勒信仰必然受到限制。《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昙选传》记录了唐初僧人昙选告诫徒众结聚作道场所说的一番话:“自佛法东流,矫诈非少。前代大乘之贼,近时弥勒之妖,诖误不识,其徒不一,闻尔结众,恐坏吾法。”(注:《高僧传合集》,310页中。)话中表达了对被误认为“大乘之贼”与“弥勒之妖”的担心和恐惧,说明唐初统治者对弥勒教派应是严厉禁止的。及至唐玄宗开元三年(715),颁发了《禁断妖讹等敕》,明令禁止“白衣长发,假托弥勒下生”等活动。 2.弥陀净土信仰兴盛,与此相应,出现了许多“赞扬弥陀,贬抑弥勒”的言论,这是弥勒信仰衰落的又一原因。 阿弥陀净土信仰早在汉魏之际就已传入中国内地,到南北朝后期,由於昙鸾的大力提倡而影响剧增。弥陀净土学说因其简单易行,而更容易为广大信众所接受。入隋之后,又得到智顗、道绰等的弘扬。道绰在其《安乐集》中从多方面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优劣,盛赞弥陀净土之优,贬抑弥勒净土为劣;智顗《净土十疑论》中也有“扬弥陀,抑弥勒”的说法。这些言论有的固然有宗派贬斥异己的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般看法,同时又对民间信众的信仰取向产生影响。这样,弥勒信仰逐渐衰落,而弥陀信仰则迅速普及,流行日广。 当然,导致弥勒信仰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既有社会历史的因素,也有弥勒信仰自身的因素,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且,这里所说的弥勒信仰的衰落,是从弥勒信仰演变史整体的角度而言的。事实上,宋以后,弥勒信仰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态继续流传,并在社会民众间保持着持续不断的影响力。特别是以布袋和尚契此为原型的弥勒化身信仰,更成为后来弥勒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影响着中国佛教文化的各个方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