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还反复强调指出,奉行净土法门者,当以信、愿、行三者为宗旨。他说﹕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印光法师文钞(续)》“复幻修大师书”) 又说﹕ “净土法门﹐乃极难极易之法门。说其难﹐则大彻大悟﹐深入经藏者﹐尚不信。说其易﹐则愚夫愚妇﹐至诚恳切念﹐即能临终现诸瑞相﹐往生西方。……此法最要在信愿。有信愿﹐则决定肯认真修持。肯修持则即可得往生之益。”(《印光法师文钞(续)》“复习怀辛书”) 信、愿、行三者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故说﹕ “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印光法师文钞(正)》“与陈锡周居士书”) 而信、愿、行三者的具体内容则是﹕ “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脱生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印光法师文钞(续)》“一函遍复”) 印光大师这里揭示的净土念佛法门的宗要,即信念、意志与践行,其实也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须奉行的宗要,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在信、愿、行三者之中,信与愿是必要之条件,而行是充分之条件。因为如果不落实到行,信与愿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印光大师在他大量的说法中,讲得最多最具体的就是如何念佛的实践问题。 印光大师认为,净土法门之实践方法,就是“念佛”。他说﹕“念佛一法,乃佛教之总持法门。”(《印光法师文钞(续)》“弥陀圣典序”)然念佛法门又有种种之不同,如有专念自佛者,有专念他佛者,又有兼念自佛他佛者之不同。印光大师把专念自佛者之念佛,统称之为“实相念佛”。而于专念他佛者中又分为三类,即“ 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与“持名念佛”。合念自佛与念他佛,念佛之法总有四种法门。对于这四种念佛法门,印光大师分别做了具体的介绍,他说﹕ “实相念佛”者,“如诸经中深穷实相以期悟证,乃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达此一切法,当体全空,亲见本具妙真如性。及禅宗看念佛的是谁,并各种话头,以期亲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者是。”(《印光法师文钞(续)》“弥陀圣典序”) “观想念佛”者,“谓依十六观经作观,或专观白毫,或但观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观广大法身,及具十六种观。”(同上) “观像念佛”者,“谓对佛形像,想佛相好光明等。”(同上) “持名念佛”者,“谓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同上) 在以上四种念佛法门中,印光大师认为,“唯实相念佛谛理最深,然颇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参究照察之力,别无他力补助,若非宿根成熟,则悟尚不易,何况实证。”(同上)观想一法﹐则“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印光法师文钞(正)》“复吴希真书 ”)因此,“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印光法师文钞(续)》“弥陀圣典序”)他谆谆告诫大家说﹕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快捷方式。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印光法师文钞(正)》“与徐福贤书”) 印光大师一生努力推崇与倡导的就是这“持名念佛”。然“持名念佛”法门中还须分清“观心念佛”与“摄心念佛”之不同。印光大师倡导的是“摄心念佛”法门。他认为,“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所以,他强调说﹕“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印光法师文钞(续)》“复杨炜章书”)“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印光法师文钞(三)》“复刘瞻明书 ”) 什么才是摄心念佛呢?印光大师说﹕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印光法师文钞(正)》“复高邵麟书四”) 摄心之说,并不只止于心,而是由心而统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此,印光大师特别推崇《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的修持方法,认为这是持名念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这样的持名念佛方法,首先是要都摄六根,也就是说﹕ “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臭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清净明了。”(《印光法师文钞(续)》“复杨炜章书”) 其次是要志心持念,常时无间,也就是说要坚定信念,无时无地,念佛从不间断。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 “但以信愿持佛名号,如子忆母,常时无间,迨至临终,感应道交,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唯此是赖。”(《印光法师文钞(续)》“弥陀圣典序”) 要做到摄心并非易事,人们虽努力在那里摄心念净,但还是免不了时常有无明妄念涌起。值此之时,怎么来克服它呢?对此,印光大师提出了通过十念记数之法来达到摄心念净。这个摄心之法是印光大师从自己的修持中总结出来的,为前人所未谈及者。他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