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全文及详细释义
“金刚萨埵”,亦作“金刚萨垛”。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又作金刚萨埵咒、百字真言、百字明、金刚萨埵百字明等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咒文: 嗡wēng 班bān札zhá拉lā 萨sà埵duǒ 萨sà玛mǎ呀yā 玛mǎ奴nú 巴bā拉lā呀yā 班bān杂zá拉lā 萨sà埵duǒ 喋dié诺nuò巴bā 地dì叉chā 则zé桌zhuō 美měi巴bā哇wā 速sù埵duǒ 卡kǎ唷yōu 美měi巴bā哇wā 速sù波bō 卡kǎ唷yōu 美měi巴bā哇wā 阿ā奴nú 拉lā多duō 美měi巴bā哇wā 萨sà尔ěr哇wā 悉xī地dì 美měi札zhá 呀yā哇wā 萨sà尔ěr哇wā 嘎gā尔ěr玛mǎ 速sù杂zá 美měi也yě 积jī当dāng 希xī里lǐ呀yā 咕gū如rú吽hōng 哈hā哈hā 哈hā哈hā 霍huò 巴bā嘎gā问wèn 萨sà尔ěr哇wā 达dá他tā 嘎gā达dá 班bān杂zá 玛mǎ美měi 面miàn杂zá 班bān札zhá 巴bā哇wā 玛mǎ哈hā 萨sà玛mǎ 呀yā 萨sà 埵duǒ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 ,是尊指第六金刚持的咒. 金刚萨埵为一切众生菩提心的本体,其性坚固如金刚故名「金刚」,亦名金刚心菩萨,一切众生由此萨埵之加持力而发心。与显教之普贤菩萨同体异名,为一切如来之长子。学佛皈依后,发愿起行,从闻进修,在前行中多生阻碍,有宿生、现生之罪业障等。因罪从生,自心有垢能障菩提,故于此清净违缘罪、忏悔还出方便,应所修学。惟大小显密忏法,共有多种,密乘中以修念金刚萨埵为最胜法要。金刚萨埵忏罪法,为密乘行者四加行之一,人人必修,以一、倚仗力;二、决除力;三、对治编行力;四、拔业力等四力具足,消灭众生之诸恶业罪障得令清净。此一切恶念,令不增长。能破一切烦恼,增长无量无边的福智。偶有过失错误遗漏之处,诸尊护法不将为咎。 《百字明》为用于消除罪障、忏悔、补阙的咒语,被称为“一切忏悔之王。”本篇节录自陈健民上师英文著作《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对《百字明》逐句注解甚详,可作为念诵引咒并须认识其意义者的研究参考。 一、嗡、班杂尔洒埵洒嘛雅 [注解]呼其名及洒嘛雅。此处洒嘛雅意为誓句、大愿及戒律。无论何时一尊名被呼,则其高尚的品格即与之完全相连而蒙召感;无论何时任何人祈请及本尊的洒嘛雅,其誓言即化为行动,而其大愿则圆满达成,其戒律即依其真正传统而持守,毫无变更。如果仅称其名而不及其誓句,他可能降临但不一定真正相助;如果作两者都呼吁,则他必须帮助你,因其愿已被同时祈请。正如你呼唤爱人之句,她会来就你,但如果你说:“你还记得当我们初见之时,你说:‘爱我当如细水长流’”(誓句)。她会记得而立刻拥你、吻你!我们敬爱我们的本尊亦应如是:他经常依照他的誓言来加持我们。这是无可置疑的。 二、嘛努把拉雅 [注解]请让我不要忘记我纯真的自性,或者,由于你的誓句,请保持我于纯真的自性,即空性之中。这是有关于观空的。当一个人住于空性时,他是被本尊所保持的,他与本尊同体。他永不为本尊所遗忘。他与本尊合一。 三、班杂尔洒埵、得裸把底义 [注解]请赐我成就金刚萨埵。此处金刚萨埵指金刚总持,他是五方佛的上师。这是一种菩提心,在修任何一法之前必先发起的。为救所有众生,必先成佛方能从事所有神圣的救度事业。又据说《百字明》可用以补足任何仪轨之任何欠缺。 四、知卓麦把哇 [注解]请坚定我的空性。这显然地指出应坚定地住于空性,所有观想有如层层楼房筑基于空性之磐石上。 五、苏埵喀约麦把哇 [注解]请赐我瑜伽之受用。此与三灌之金刚爱有关,亦即红观音之密修。然而白观音之空悲双运亦属一种瑜伽之受用。 六、苏波喀约麦把哇 [注解]请赐我不违背空性,就是说,纵在大乐中仍能配合空性。米拉日巴尊者对金刚爱之秘密教授强调:“大乐生起时要享受空性,空性生起时要享受大乐!”此处虽然我们只谈到观想,我们在观想由空性缘起之事物时,应保持空性,并且在想到空性时,保持观想。至于空悲不二,我得更加仔细解释,因为它的极端重要性影响所有过去诸佛之证果,并为所有古德所强调者。 凡夫之圆觉乃为罪所障。事实上每一个人违背空性时多多少少有罪。罪因即是不能保持空性而放弃之;犯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明烦恼而造损人之恶业。了知违背空性之危险,一个人就永不会造罪。当一个人住于空性时,彼即无自我,又何必要去造罪?当一个人的自我消失时亦无有他人,更有何人可被损害?此亦为大悲之根源。由众生共有之空性本体而在个人心中唤醒同体大悲。谁会以己手自伤其腿?此亦为无缘大悲之根源。这不是像一个丈夫只爱其妻。当所有众生同体则不需其他特殊条件。一个人不会说:“我眼属我,但我鼻则属于他人。”因这我们皆是同一体之各部分,我们应爱护它。空性与十法界是同一体,而十法界是一个比宇宙或世界更广大之名词。 有云:修空圆满时得证大悲,修悲圆满时可证空性,空性之中“无我”、“利他”即是大悲,二者有相同之特性,有如一张纸的两面,当一个人能够无我,也必能利他。前者是空性而后者是大悲,二者是统一的。 七、阿努惹埵麦把哇 [注解]愿我不失乐之本体。此乐之本体即空性;乐本身是一种空性缘起。第六句所说,一个人不应违背空性,是指空性之本体,而此第七句则是关于空性的缘起。如米拉日巴尊者所教授者,此二者必须圆融为一。一般而言,每一缘起均应与空性配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