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问答

佛教问答 问:为什么有些人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弄清什么叫“小乘”。小乘,梵语为hnayàna。其中,hna含有恶劣的、下贱的、卑鄙的、低级的、庸俗的、被

佛教问答

问:为什么有些人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弄清什么叫“小乘”。小乘,梵语为hãnayàna。其中,hãna含有恶劣的、下贱的、卑鄙的、低级的、庸俗的、被唾弃的等意思,通常用来骂人。yàna是指车辆、车乘、交通工具。相对于Hãnayàna的是Mahàyàna(大乘)。mahà含有伟大的、高贵的、崇高的等意思,因此将hãnayàna翻译为“小乘”,其原意为卑劣乘、下贱乘。

为什么会有所谓的“大乘”、“小乘”呢?话说在佛灭(佛陀入般涅槃)后五百多年(公元前1世纪),印度本土兴起了一场佛教改革运动,主张修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并以成就佛果为最终目标。这些新兴起的佛教自称“大乘”,并把以前的佛教传统和当时与之并行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众部等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

然而,上座部佛教早在佛灭二百多年的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公元前3世纪在位)时期,即从印度往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大乘”“小乘”之分是在其后两百多年才发生于南亚次大陆的事。所以,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整套巴利三藏及其注释中,都找不到“大乘”、“小乘”等北传佛教的专有名词。

就好像中国大陆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 “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如果你一定要把“四类分子”等的帽子硬扣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头上,很容易闹出历史笑话!

无论如何,事实胜于雄辩!凡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盛行的国家或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难道所谓的“小乘”“自了汉”,能够将85%以上的缅甸人、90%以上的泰国人感化成为佛教徒吗?

 

问:为什么会有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南传和北传跟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间以及地域有关。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印度恒河流域。佛灭二百多年(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形成了南传佛教。

大约在佛灭500-1500年(公元前1世纪-公元10世纪)期间,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其间佛教陆续由印度往北经中亚细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称为“汉传佛教”。

佛灭1100-1600年间,印度本土的佛教发展为“大乘密教”。当时,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到西藏,故称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因为是由印度往北传播而成,故合称为“北传佛教”。

因此,南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南传佛教的特点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纯洁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性。在对待佛陀的教导方面,南传佛教坚持三个原则:1.非佛所说不添加;2.佛陀所说不删改;3.如佛所教而遵行。南传佛教认为:作为佛陀的弟子,有义务让佛法纯正无杂地传承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间,让未来的有缘众生也能学习和实践纯正的佛法。

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流,强调“圆融”、“慈悲”、“方便”,只要能随顺众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也无妨。北传佛教认为:佛法的目的在于给众生带来利益,所以可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改变和发展佛教。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国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儒道思想,形成带有浓厚中华特色的汉传佛教。佛教在藏地也一样,吸收了苯教等当地信仰因素,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藏传佛教。

南传佛教只礼敬、尊奉历史上的苟答马佛陀,并视为导师;不崇拜菩萨、祖师、鬼神等。

北传佛教供奉诸多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祖师、诸天鬼神等,例如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等;对于人间的佛陀,有人尊为导师,但许多人也视之为“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南传佛教强调持戒、修行止观、四念处等,修行方式以禅坐、经行为主。多数比库也学习经教、说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断除烦恼、证悟涅槃。

北传佛教的修行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例如参禅、念佛、诵经、持咒、礼佛、拜忏、放焰口、打水陆、放生等等。对于修行目标也多种多样,有人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有人追求往生净土,有人追求明心见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业障等等。

现在,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汉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汉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藏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藏蒙地区、尼泊尔、不丹等地。

佛教虽然依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期以及流传的区域而分为南传和北传两大体系,但它们却是同根同源,皆源自印度佛教,而且在许多基本点上都是一致的,比如皆共尊佛法僧三宝,皆注重戒定慧的修持,皆强调智慧与慈悲等等。

 

问:如果说佛陀并非神,那佛弟子们为什么还要礼拜菩提树、佛塔、佛像呢?这不是偶像崇拜吗?

答:菩提树、佛塔、佛像皆是佛陀的象征。佛陀在世时,弟子们可以直接礼敬佛陀本人,但佛陀入灭后,只能通过礼敬菩提树、佛塔、佛像等象征物来表达对导师的尊敬及思念。

礼敬佛陀并非出自摄于神威,或者希求满足世俗的欲望。佛弟子用鲜花、香烛等供养佛陀,是为了感激师恩,并借助礼敬、供养等行为,随念佛陀的功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人们不会谴责学生对老师所表现出的恭敬行为,也不会指摘国民对象征国家的国旗等所表示的尊重行为。同样的,佛弟子们用传统的方式对自己的导师表达恭敬与感恩也不应该受到非议。

 

问:为什么信佛的国家都那么贫穷落后?

答:没错,现在有些佛教国家的确比较贫穷。不过,假如我们说这些国家因为信仰佛教才变得贫穷,那就有问题。

我想举两个相反的例子:佛教在印度最兴盛的时期是阿首咖王统治的时代,阿首咖王立佛教为国教,发起了第三次圣典结集,并派使团把佛教从中印度传播到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南传佛教就是于他在位期间传到斯里兰卡和缅甸的。但那个时代,也是古印度国力最强、版图最大的时代,其版图甚至超过了今天的印度版图。再者,佛教在中国最兴盛的时期是隋唐时期,汉传佛教的十宗几乎都是在那个时期产生的。众所周知,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国力最强盛、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说:因为当时的人民信仰了佛教,所以国家才变得富强呢?

不能!为什么呢?政治治国,佛教治心。强国富民是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化世导俗是佛教僧人的义务。被誉为“万塔之国”的缅甸是最具传统色彩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佛教深入民心。笔者在缅甸生活多年,从来未曾听说过诸如凶杀、抢劫、勒索、自杀之类的报道,甚至连打架都不曾见过。缅甸人虽然贫富悬殊,但穿金戴银、将钱包插在后腰(缅甸人多穿筒裙)却能放心地在大街上行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