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修法(慈诚罗珠堪布)(3)

(五)伏住心 此时正念的力度更是有所提高,禅定的状态比前面更加稳固。不但心比较平静,有些时候还可以很清晰、很稳定,没有杂念。只是这种稳固、清晰的状态极其短暂,不会维持很久。就像采蜜的蜜蜂,虽然会在一朵花

  (五)伏住心

  此时正念的力度更是有所提高,禅定的状态比前面更加稳固。不但心比较平静,有些时候还可以很清晰、很稳定,没有杂念。只是这种稳固、清晰的状态极其短暂,不会维持很久。就像采蜜的蜜蜂,虽然会在一朵花上停留,却不会很久,吮吸花精以后,又会飞到另一朵花上,但无论如何,终究可以在一朵花上停留一会儿了。同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专注在所修的菩提心或空性境界当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动不动。这样自然而然会对禅定生起一些兴趣,开始享受到禅悦的滋味。

  第四和第五住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属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峡谷水。相对来说,心比较平静,但一些细微的念头根本没有停止,只是一些粗大的念头停止了而已,而且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

  (六)息住心

  念头开始平息,内心比较平静。比如,若想专注于出离心,就不会离开出离心,出离心的感觉也比较清楚。若是修空性,也会直至最后出坐为止,一直都停留在空性的境界中。无论修出离心、菩提心、禅定,还是修密宗的生起次第,都不会离开所缘境。就像箱子里的蜜蜂,虽然会在箱子里飞来飞去、时高时低,但始终不会离开封闭的箱子。

  这时需要八对治行当中的舍,也即比较强调平等。专注的时候,不要去扰乱这个状态,也即无沉掉时行对治。另外还需要强调正知,要始终不离开正知——保持侧面的监视。监视自心的状态,监视自己的禅定。谁去监视呢?就是我们的意识。因为意识是自知自明的,它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殊功能,既可以思维,同时也能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如果没有正知,在产生掉举、昏沉的时候,根本发现不了,就会让后面的禅定变成胡思乱想。如果有正知,一产生杂念,立即就能发现,并采取措施对治,之后又可以继续修空性、菩提心等法。同时正念也很重要,也即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所修的所缘境。如果正念从内心当中彻底消失,心里就没有可修的内容了。如果已经产生了掉举、散乱和昏沉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作思。作思也即采取措施。作思完了以后,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禅修状态。

  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对治力。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相应的对治工具,就是好的修行人,这种修行人也一定会有进步。

  (七)灭住心

  很多的烦恼、杂念已经熄灭,二十个随烦恼也开始消失。

  烦恼有两种:根本烦恼与随烦恼。贪嗔痴等非常严重的烦恼,叫做根本烦恼,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叫做随烦恼。比如说,当一个嗔恨心产生的时候,嗔恨心是根本烦恼,随之而生的仇恨、抱怨、不满,就叫做随烦恼。

  因为没有这些随烦恼,心更加平静,所以叫做灭住心。当然,如果修的是世间禅定,此处所谓的息灭烦恼,就只能是控制,而不是断除。我们必须知道,虽然只修禅定也可以减少烦恼,但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就只能降低烦恼,而不能断除烦恼。

  譬如,修四禅八定的时候,必须要超越欲界,才能进入四禅的第一禅。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消灭欲界的粗大烦恼。但这只是暂时的消灭,而不是彻底的断除。要断除烦恼,必须在禅定的基础上有证悟的境界。

  息住心与灭住心的境界,对应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大江河。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念头,却不会有太粗的杂念。此时必须要用功,如果不用功精进,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甚至还会退转。

  从解住心到灭住心,属于有间缺运转作意。如果不用功,就会有一些烦恼或杂念来破坏禅定的状态,甚至可以让禅定完全停止,但如果用功,就能继续保持禅定。所以此阶段精进力非常重要,以精进的力量,就能让禅定的力量提高、发展、成长、壮大,后期将出现五个验相中离涛大海的境界,以进入后面的无间运转作意。

  (八)性住心

  在前面的基础上用功、精进,就开始进入无间运转作意的状态——任何杂念烦恼,都不会完全摧毁、破坏、间断禅定状态。此阶段,属于离涛大海的境界。

  (九)持住心

  进一步用功,就是持住心。此时已经进入无功用运转作意阶段,不需要用功,心自然而然都能保持很平静的状态,就像色界的众生。

  《俱舍论》中讲过,色界的众生不能思考,只要一思考,就会立即进入禅定的境界当中。而欲界众生就可以闻思修。色界众生只有闻,相互之间可以用语言来沟通,却没有思。欲界有些偏于寂止修法的人,也常会在思考的时候,立即进入无记的状态当中。

  虽然此阶段心很平静,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但若没有证悟的智慧,就不能解脱,而只能叫做欲界一境心。一境,即专注在一个对境当中。此对境有可能是空性,也有可能是出离心、菩提心等等。但没有智慧的禅定,就只是寂止,还不能超越欲界的范围。

  此时进一步去修,就能获得山王的验相。当然,这并不能说只有在此阶段才有山王的验相,而是在此阶段,山王的验相开始出现。在六力当中,此时最重要的是串习力。八对治行当中的轻安,会在此阶段出现。禅定越修越适应,整个身心进入禅定境界的时候,会感到很舒服。很多外道修行人,就会耽执于这种禅定的喜悦。但如果太执着,这种禅悦反而会影响心的平静。

  七、四禅定

  继续再修,这个感受会慢慢淡化,最后淡化到一定程度,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就超越了欲界,进入四禅的第一禅。虽然人还是欲界的人,身体还是欲界的身体,但精神状态已经超越欲界,进入色界。按照显宗的说法,整个身体无法转化,但身体的某些部分,比如五种感官,就会因禅定的力量而发生改变,继而产生神通。比如,眼根转化以后,肉眼周围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眼球结构。《俱舍论》中讲,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光或微尘,也叫做天眼。有了天眼以后,就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东西,或细胞、细菌、原子、分子等细微物质的结构,或能像X光一样,穿透墙壁、山脉等有碍之物,看到人的内脏与其他肉眼不可见的东西。

  除了天眼,耳、鼻、舌、身都可以更新、升级、提升,并产生一些特殊功能:既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也能够听到以前听不见的声音等等。很多外道为了获得这些神通,会专门去修禅定。佛教不会追求神通,不会特意去修这些神通,但也不会拒绝。佛经上也讲过,对凡夫来说,神通的说服力远远超过了理论的说服力。很多人都不会去思考深奥的理论,却很容易相信神通。有了这些神通以后,也可以将其作为弘法利生、度化众生的一种工具与方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