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漏行 ──到达生命圆满的‘八正道’(耕云先生讲述)(2)

诸法无我,什么是诸法呢?在这时空无限的大宇宙,当体是个法界,所有有形、无形的,可以分辨、思考、触摸的,可以感觉其存在的都叫做法。为何说是无我呢?因为它都只是因缘假合而有,条件消散了,它就没有了。就物

诸法无我,什么是诸法呢?在这时空无限的大宇宙,当体是个法界,所有有形、无形的,可以分辨、思考、触摸的,可以感觉其存在的都叫做法。为何说是无我呢?因为它都只是因缘假合而有,条件消散了,它就没有了。就物质最基本的原子来分析,当电子、质子……分开的时候,电子消失了,质子也跟著没有了。诸法无我即是没有任何一个永恒不变的个别自我。

所谓毕竟寂灭,万象森罗、缤纷呈现,一切现象最后统归于无声、无色的本不生,谁也不会说地球是永恒的吧!物质三态的理论,对现代的你我,该是可以理解的。以上就是佛说的三法印。

(三)了解四谛、十二因缘

正见的第三个层次,要了解四谛、十二因缘。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简单地说:苦因集有,道由灭成。十二因缘就是我们这具肉体形成的过程和轮回的现象,这在心经浅释里已经讲述,于此不赘。

我们真实的生命,它既不因缘会而生,所以也不会因缘尽而灭,因为真实的必定是原本和永恒的,我们必须具有正见,才能够从了解十二因缘如何形成假我,找出自己迷失的起点和过程,从而肯定真正的自己,毅然地从迷途而知返。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基础也就是十二因缘。

(四)见性

正见的最高境界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到一切存在的共同属性,也就是宇宙的实相,从而的的澈见你、我和宇宙是一体不二的,而非对立的。相对宇宙而言,个人虽是小我,然而你、我就像大海的一个水分子,那些无法计算的大海水分子,跟你、我全同,当下全部都是你、我。所以只要见到了自己生命的属性,同时也就见到了宇宙的实相,只要能大肯决,当下就会断惑;从此对一切事、一切理不再存有疑问,不再起见取和计执,桶底脱落,一了百了。

我们也许学过很多实用科学,而今知道那些只是因缘所生法,如果地球不存在了,那些学问、知识都归向哪里去呢?

正见的可贵处,在于拥有正见的人肯坚持正见,这样面对一切现象时,才不会生疑,也才能保证自己想念、行为的正确。

四、正思惟与邪思惟

先说什么是邪思惟?很多人一天到晚不自觉地进行著邪思妄想。

有些人希求长生不死,几乎是人人都很怕死。就世法而言,有生就有死,凡是因生而有的都会死,如果不是因生而有的,当然无可灭。佛法重视无生法忍,这是可以证得到的。当人证实自己并非因生而有时,当下就是永恒。在了解自己的同时,当下便了解了一切;因为突破一点,可以扩展到全面,一处如此,处处皆然。

任何一种思惟如果跟我们的生死苦乐无关,跟个人的生活、理想毫无关连,那就是邪思惟。思惟如果偏离了中道,不契合人生的主题,或漫无目的的空想,统名邪思惟。邪思惟不仅浪费时间、生命,而且增加心垢,加重业力,沉入想阴。

我们研究有用的学术,追求有用的知识,或破解一个公案,都是光明的思惟,正思惟会使我们健康。所有哲学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其所以都是健康长寿,都归功于他们善用正思惟与宇宙的生命力结合,撷取了生命的源头活水。

真正的正思惟是自动自发的,不但是一种快乐的事,而且还会上瘾,如果掺杂了功利主义的思惟,那便会让人感到压迫与无奈,而形成一种煎熬和惩罚,生命力也会因之而萎缩。

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人为什么会苦?苦的因、苦的根在哪里?如何找到苦的因,拔掉它的根,如何保持心境的平衡,使大家都安祥、快乐,这才是正思惟。

达摩祖师说学禅有理入,有行入两条路,当你思惟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时,就是到达生命的源头,就会桶底脱落,当下理、事二障除,我、法二执断。有不少人认为学佛法应该是无思、无为的,这是偏见;因为思惟和不思惟是一回事,当你臻于体用不二时,思惟就是不思惟,这可不是‘白马非马’的戏论,因为你思惟的是实相,与法界的光明相应,你的心力会增长;如果是邪思妄想,就会沉入想阴,就会因生命力的浪费、萎缩而面不华色。如果想什么问题都不求结论,久之,当你想一个问题时,十个、八个问题会一齐出现,而形成精神分裂,这是可以通得过实验的。

比如当教师的,你若是用爱的教育去教学生、改作业,晚上虽然睡得晚,早上起床精神依然很好;如果是带著莫可奈何的厌烦心情去教学生、改作业,随便敷衍,不得不做而做,工作对你便是一种煎熬和惩罚,不但影响健康,照照镜子看,脸色一定会一天比一天难看。

同样的道理,你若是给禅刊写文章,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精神仍然会很好;如果是为了被迫写其他的文字而熬夜,第二天便会头昏脑胀。不信?试试看!

在修行的历程上,有些问题如果不思,它就不通。佛祖坐在菩提树下,并非在闭目养神,而是就宇宙、人生的核心问题在集中心力进行思惟,只有把难题解开、突破,才能豁然大悟。可知正思惟不仅不会妨碍修行,反之,要断惑证真,只有用思惟做工具,向自心求答案,才能一劳永逸,以思惟到达无思、无为的境地。

五、正语与邪语

什么是正语?正语就是诚实语、正直语、安慰语、去惑语、调和语,所言都是有利他人,真实不虚的。正语就是正直语:公平正直,绝无虚假。正语是柔和语:听起来很温柔,能化解冲突、矛盾,而不伤人,不破坏人际的调和。如法而说,如实而说,是正语的最高境界;所说的话不违实相,不违背正见,用正确的见解来指导说话的内容。

正语的反面是邪语,什么是邪语?凡非正语,都是邪语。一般易犯的邪语是:

两舌──挑拨是非,制造不和;一件事情,两种说法,乃至两面讨好,都属两舌。

恶口──粗鲁骂人、讲话难听、言中带刺、信口批评,都属恶口。

绮语──说黄色的话,煽动别人本能;引起他人不该有的罪恶动机,使其造业、造罪;乃至花言巧语、奉承、谄媚……都属绮语。

妄语──就是说谎、骗人,至于未见说见、未得说得、未证说证,更是大妄语。

在八正道里,正业、正语、正念,是针对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提出的。在这三业中,佛法很重视口业,因为古圣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影响之大由此可见。所以说话不可不慎,尤其不可把错误的思想和见解向别人传播,那样就等于散播毒素。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声音,它对人们的祸福、损益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说话要说正语,不可说邪语;要说有建设性的话,说有助大众和谐的话,不要说破坏性的话;要说鼓励、安慰的话,不要说讽刺、伤害人的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