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 第四章 菩萨行果 第四节 果德(2)

五、四无所畏 无所畏是:一、说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智即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的妙智,如来于大众中自说我是一切智人,余人虽有难言,佛无所畏,以如来实是正等觉者,已证得妙善清净的一切种智故。二、说漏尽

 
五、四无所畏
 
无所畏是:一、说一切智无所畏,一切智即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的妙智,如来于大众中自说我是一切智人,余人虽有难言,佛无所畏,以如来实是正等觉者,已证得妙善清净的一切种智故。二、说漏尽无所畏,漏尽即生死惑业俱尽,如来于大众中自说我已永尽诸漏,余人虽作难言,佛无所畏,以如来实已证得妙善清净,于烦恼习气等诸有漏法毕竟永尽故。三、说障道无所畏,如来于大众中说染法是障碍圣道的法,若有难言,习此染法,不能为障,佛通释无果:以如来妙智,于一切所治染法,皆已遍知故。四、说尽苦道无所提,尽苦道即能灭尽诸苦的圣道,如来于大众中自言我所说的圣道,能出离世间,能尽诸苦,余人虽有诘难,说虽修此道不能出离,佛无所畏,以如来于一切种能对治法,已如实遍知故。四无所畏中,前二无畏,依自利德说,后二无畏,依利他德说。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怖恐惧,故名为无所畏。
 
六、十八不共佛法
 
十八不共佛法是:一、身无失,佛从无始劫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治其身,这种功德已至满足,一切烦恼俱尽,身无误失业,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教法,随众机宜,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三大阿僧祇劫,修习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安稳处,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渡,心无拣择;于流转证灭中,证得无分别,无差别智,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于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常不离甚深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未有一法不了知而舍弃者;于利益有情事,观察其根性未熟者,虽暂时舍置,终无究竟舍有情事。是名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佛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十、慧无减,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是名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有为解脱,即无漏智慧相应的解脱;(二)无为解脱,即一切烦恼净尽无余的解脱,是名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的身业智为导首,随智而称,示现各种殊胜形相,调伏众生,由智发起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证入,是名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语业随智慧行,佛的微妙清净语言,智为导首,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语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的清净意业,智为导首,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其无明痴惑,是名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的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无情法,皆无障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的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无情法,皆无障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的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无情法,皆无障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上十八种功德法,唯佛具有,不共于声闻、独觉、菩萨,故名十八不共佛法。
 
如来功德,无量无际,不可具述。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不护,三念住,四清净,永断诸习气,无忘失法,大悲,一切种妙智等,清净殊胜,圆满无上。如《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卷和四百六十九卷,《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六,《大宝积经》三十八卷至四十卷,《中阿含三十二相经》,《大智度论》八十八卷,《瑜伽师地论》四十九卷至第五十卷,《显扬圣教论》第四卷和《杂集论》卷十四等,广有解说,乐多知者,应取读诵。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