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判教观(2)

第四是严持律仪。戒律,主要作用是防非止恶。对于那些身陷不良串习的凡夫来说,即使有心对治,也会异常辛苦,这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内心建立一套防范机制,以止息不良因果的延续。这种防范机制,需要通过受持戒律

   第四是严持律仪。戒律,主要作用是防非止恶。对于那些身陷不良串习的凡夫来说,即使有心对治,也会异常辛苦,这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内心建立一套防范机制,以止息不良因果的延续。这种防范机制,需要通过受持戒律来完成。经由受戒仪式中的宣誓,在内心形成戒体。具备这种力量,就能有效制止不善心念的生起。
   戒律,也是走向解脱的心路规则。就像保障安全的交通规则那样,只要我们依戒行事,就能安全行进在人天道上,行进在解脱路上。而不至因操作失当发生意外,堕落恶道。故佛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以上,是基础之道的四项主要内容。不论修学什么法门,皆应以此为本,倘若缺失这些基础,任何法门的修学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佛法的核心之道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脱惑业,解脱痛苦,解脱生死,解脱轮回,由此,而能了无挂碍,得大自在。
   关于解脱的修行,首先,应认清解脱的意义。在盛行大乘佛教的中国,多数人对解脱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将之归于声闻行果,为不究竟,似乎大可跳开这一步骤,直接上求佛道。事实上,解脱才是三乘佛法的核心所在。声闻行者固然是以解脱为目标,菩萨行者同样离不开解脱。不同只是在于,后者是以慈悲和智慧的圆满为终极目标。慧的修行,正是为了成就解脱。否则,自顾尚且不暇,何以觉他?何以利他?
   其次,应了知解脱的内涵。我们所要解脱的是什么?从现象来说,是轮回;从心行来说,是惑业,此为轮回之本。那么,能解脱的又是什么?就是空性慧。由证得空性,而能铲除执著,断惑证真,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空性慧的生起,须以出离心为前提,以持戒、修定为助缘,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第三,应选择相关的法门。各宗派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解脱的知见,如阿含的无常见、无我见,唯识的诸法唯识见,中观的缘起性空见等。此外,还有依此正见建立的禅修方法。对修学而言,知见是代表对人生及世界真相的认识,而禅修是代表方法和实践手段。各宗在知见和止观修行上虽有不同,但所要获得的解脱能力是相同的,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
   第四,应明确解脱的手段,其中包括基础和核心两部分。基础部分是各宗所共的,如皈依、发心、戒律,是修学一切法门的共同基础。皈依,是将生命中心从自我转向三宝。发心,为出离心和菩提心,即我要出离轮回和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戒律,亦名别解脱,即能持一戒,便能从对应的串习中解脱出来,于此事和解脱相应。但这只是相应,并非真正解脱。因为持戒是通过对身口意的规范,为我们营造解脱的心灵环境。真正的解脱力量是慧,而非戒本身。
   基础扎实了,才能进入修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从正见到止观的实践。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钞》中,将出家人的行为分为三种,分别是凡罪行、凡福行和圣道行。所谓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如贪图名闻利养,追求世俗成就。所谓凡福行,即凡夫的福报行,包括持戒、修定、建寺、讲经等,所有这些培福积德之行,倘无正确发心为前提,也仅是凡福行而已,于修道并不相干。所谓圣道行,则是从确立正见到通过止观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实践,这是导向圣道、成就解脱的修行,也是佛法的根本之道,是所有宗派修行的核心所在。
   认识解脱在三乘佛法中的核心地位,就能彼此协调各语系及宗派佛教之间的关系。声闻行者不必否定大乘,因为菩萨也在追求解脱,只是获得解脱的知见及禅修方法不同罢了。大乘行者也不必轻视声闻,因为声闻所成就的解脱,正是菩萨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及利他资本。

三、佛法的圆满之道

   佛法的圆满之道,为成佛。或者说,是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品质,依菩萨道的修行而成就。之所以称为圆满之道,因为它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
   所谓延伸,包括发心和实践两个方面。从发心层面来说,出离心本无大小乘之别,因为学佛都是从发心出离轮回开始。但发心所缘是不同的,若仅限于个人出离,就是小乘的发心。当所缘扩大为一切众生,发愿带领大众共同出离,才是大乘的菩提心。从修学实践来看,若是为个人解脱而修行,无论所修什么法门,都是声闻的修行。若发心以成就无上菩提和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为目标,即使修五戒十善,同样是菩萨道的修行,同样能成为佛果资粮。
   作为菩萨,能够给予众生的最大帮助,就是带领他们走向解脱。除此而外,其他物质帮助都不是佛教特有的,其作用也是短暂的。当菩萨成就解脱,并将这份解脱经验延伸到众生时,他的慈悲也在随之成长,随之圆满。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正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是将个人所获得的解脱经验从自身延伸到大众。在延伸过程中,成就圆满的生命品质,也就是成佛。
   所以,声闻圣者和佛菩萨成就的品质有共和不共之别。从共的方面来说,正是解脱;从不共方面来说,佛菩萨不仅成就解脱,更圆满无限慈悲。佛法的核心之道,强调以解脱为本。作为大乘佛法来说,则应特别强调大乘特有的不共之处,也就是菩提心。
   失去菩提心的统领,菩萨道和解脱道就没有本质区别了,菩萨行和世间善行也会混淆。不是说做一些慈善就是菩萨行,所有的善行,唯有建立在菩提心的前提下,本着利他、无住、无限、无所得的心去做,才会升华为菩提资粮。所以,大乘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菩提心,在于帮助众生走向解脱。
   菩萨道的修行,是围绕智慧和慈悲两大项目开展。不修智慧,无以成就解脱,忽略这一根本,便会导致佛教的肤浅化和世俗化。不修菩提心,无以成就大慈大悲,忽略这一修行,大乘佛教就会失去自身不共之处。唯有在菩提心的统摄下,悲智兼修,自利利他,才能圆成无上佛果。

四、佛法的方便之道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从加强保障的意义而言。因为三界险恶,处处陷阱,即使对于修行人来说,流转其中也难有把握。是以仰仗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极乐,得不退转。
   从修行来说,佛法主要是强调自力,由依法修行而得解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也是佛法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核心精神所在。但是,并非所有众生都能依自力走向解脱。
   修学净土法门者大体有两类,一是没有能力独立走上解脱道或菩萨道,也就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沙论》所说的,根机不够的怯懦众生。他们觉得自己业障深重,靠自力解脱极其艰辛,不如仰仗佛菩萨愿力来得安全保险,是以选择净土法门,期待他力拯救。一是在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前进途中走得信心不足了,感到解脱遥遥无期,希望渺茫,从而转向净土法门。这在传统佛教,包括藏传佛教,都有类似现象。修什么宗派,修着修着就归向净土了。修天台也归于净土,修华严也归于净土,修禅宗也归于净土。所以有句话叫做“教学天台,行归净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