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乞食获得生存资粮,注定出家人必须奉行简朴的生活。佛教僧团成立之初,佛制比丘依四依生活,也就是着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和吃腐烂药。粪扫衣,是将人们丢弃的破衣烂布缝制为袈裟。常乞食,是以乞食为生。树下坐,是住在树下而不是房舍中。吃腐烂药,是生病后吃人们煎煮过的药渣。 其后,佛陀又以四依为基础施设头陀法门,并时常赞叹头陀行。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就告诉比丘们说: 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 《杂阿含经》记载:如来移身分座给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又手授僧伽黎易迦叶所著大衣,于大众中称赞头陀行。这都体现了佛陀对头陀行的重视和提倡。 无论是四依还是头陀行,从教育意义上说,都是为了减少我们的妄想、烦恼和执著。因为拥有越多,妄想就会越多,烦恼就会越多,执著也会越多。倘能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妄想执著自然随之减少。 当然,每个出家人的根机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能适应四依或头陀行的比丘毕竟是少数,所以佛教的教育并非千篇一律,对比丘的生活问题还有许多不同规定。比如衣服,除粪扫衣外,又制三衣、百一乃至长衣。三衣,是比丘只能拥有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三衣,如果多一件便是犯戒。百一,是为了方便生活,除三衣外,允许拥有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各一件。长衣,是三衣、百一外多出的生活用品,需要说净后才能合法使用。佛陀制定的这些戒律,既使弟子们减少对物质的贪著,又考虑到生活方便,开中有制,制中有开,可谓用心良苦! 八、总 结 综上所述,可见佛陀的教育确实不同于世间教育。其主要特点有四:一、佛教自身有着非常完整的教育体系,也有非常优秀的教育思想。二、佛教教育和世间教育的目的完全不同,世间教育着重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培养,而佛教教育则是转凡成圣、断惑证真、成佛作祖的教育。三、两种教育目的不同,教育方法也有区别。四、戒律教育虽以相应的律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通过如法的实践来完成,由律仪生活养成高尚僧格,为人天树立德行典范。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虽然只是个笼统的数字,却反映了佛教教育的多样化。在佛教三大语系和各个宗派中,各自都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些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今天来研讨佛教教育,应当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当代。惟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更好地弘扬佛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