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烟雨过江南——之问法西园寺(3)

济群法师:苦行,并不是佛教修行的目的。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提出“中道”的修行方式。所谓“中道”,一方面要避免对欲望的放纵,一方面要避免极端而无益的苦行,甚至以苦行作为修行目的。在当时的印度,苦行风

   济群法师:苦行,并不是佛教修行的目的。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提出“中道”的修行方式。所谓“中道”,一方面要避免对欲望的放纵,一方面要避免极端而无益的苦行,甚至以苦行作为修行目的。在当时的印度,苦行风气浓厚,很多外道认为通得苦行就能超越并战胜欲望,获得解脱,于是以各种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但佛陀以切身修行体悟发现,无益苦行和放纵欲望都不是悟道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在佛教声闻乘的戒律中,佛陀反复告诫比丘们,要以少欲知足作为修行及生活的原则。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对物质生活充满向往或要求过高,不仅容易产生执著,成为修道障碍,还要因此花费大量时间。而消耗时间就是消耗生命,为了那些可有可无的物质享乐,哪里值得我们消耗最宝贵的生命来换取?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菩萨行者,情况又有所不同。作为菩萨,需要尽己所能帮助广大众生,这不仅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还要拥有更多的财富。如果出发点的确是为了帮助他人,且是以正当途径求财,那么,即使拥有很多财富也是无妨。关键在于,不是为了个人享乐,而且对财富不起任何执著,依然保持无所得的心态。

  本报记者:《佛遗教经》注①是很重要的一部佛教经典,佛陀临灭度前教导我们要“以戒为师”这是不是针对出家人说的?在家人如何依止戒律?
   济群法师:戒律,是佛弟子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准则。“以戒为师”主要是针对出家人而言,也适用于在家众。
   僧团是一个法治团体,大众依戒律共同生活。“以戒为师”,即以戒律作为个人行为和共同生活的准则。但不少人曲解了这句话,以为仅依持戒就能完成全部修行。须知,持戒固然重要,但只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替代一切。佛法修学是一大系统工程,包括皈依、发心、戒律、正见和止观五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忽略戒律,也不能无限夸大其作用。
   关于这些问题,我曾在《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一文中作了探讨。所谓次第,即佛法修学的套路,包括佛法具备哪些要素,修行中应遵循哪些次第,每一步分别做什么,又该怎样去做,最终达到什么标准,等等。我觉得,对五大要素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修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也是整个教界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本报记者:现在在寺中参加活动时可以看到很多上年纪的居士,她们非常虔诚,但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诵经时经书的字印的又很小,看不清楚,打坐时腿脚不是很便利,又不能坐很久,她们应该怎样修学佛法呢?
   济群法师:对一些年龄偏大,缺乏相应文化素养和闻思能力的在家居士,净土法门是最适合的。
   净土法门强调信、愿、行,首先要激起对极乐世界和弥陀愿力的信仰,其次要发起往生净土的愿力,第三则是通过持念佛号等方式与阿弥陀佛相应。目前,修习净土法门者很多,但多数人修得并不相应。原因何在?关键是对佛法缺乏基本认知,尚未真切认识到人生是苦、轮回是苦。没有这些基础,很难发起坚定不移的信心、愿力和行动。而没有坚定的信心、愿力和行动为保障,就很容易陷入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陷入顽固的心灵串习中。虽然每天也在念佛,但更多时候却是念着儿子、孙子。那么,这念佛号的力量,对生命所能起到的改变自然也是微不足道的。唯有培养正念之力,使之在内心占有绝对优势。临命终时,才能在其主导下顺利往生西方。事实上,决定生命未来去向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念头。

  本报记者:您经常为信众讲解《普贤菩萨行愿品》注②,请问《普贤菩萨行愿品》的重要性在哪里?
   济群法师:我1996年就在柏林寺讲过《普贤菩萨行愿品》,后整理为《学佛者的信念》。近年来,又陆续讲过多次《行愿品》。但这几年的讲述方式和从前有所不同。
   随着修学的深入,我发现《行愿品》本身就是殊胜的观修法门,尤其长行注③部分,为我们阐述了极高的观修原理。因而,我将之定义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通过这一观修,就像写字临帖那样,直接临摹诸佛菩萨的心行,最终,将我们的心调整到和诸佛菩萨无二无比别的层面。今年,我又出版了《〈普贤菩萨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一书,重点介绍《行愿品》所蕴涵的用心方法。
   《普贤行愿品》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同重视的一部经典,许多古德都将之作为集资净障的重要方法,以此积累资粮,忏悔业障。我在多年修学中,也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这品经文的特殊意义,所以反复开讲多次,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获益,依循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解行并进,直至菩提。

  后记:
   《问法西园寺》到此已经连载完,笔者的录音笔已经空了,稿纸已经满了。之后要怎样解读这些文字,怎样使这些文字真正给生活带来改变,还是要看读者自己。也许你觉的太过枯燥和陌生,只是粗读一读罢,这也好,结一个遥远和未来的法缘。
   学佛,是选择一种信仰,也是选择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它决定了你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学佛即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其核心就是做一个好人。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别人的帮助或仅是一个友善的微笑,都会给心灵带来有益的放松。现代人的精神紧张,压力大,不仅是因为生活节奏快,其中也有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的欲望和自我不断的放大,这样只能生活的越来越痛苦。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换个立场想想,这就是学佛了。
   时不时的,索性放下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不快,来老舍茶城听一段戏,观一场皮影,或仅只是坐坐,聊聊,吃一杯清茶。把脚步放慢下来,看看自己的真心——我想要什么?我现在追求的真是我想要的吗?

  注①《佛遗教经》,又称《遗教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垂涅槃教诫经》、《佛临涅槃略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遗教,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槃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槃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注②:《普贤行愿品》为佛教界流传最为广泛的重要经典之一,是素有“经中之王”美誉的《华严经》(四十华严)最后一品。在汉传佛教中,《普贤行愿品》被编写在每天念诵的早晚功课里;而在藏传佛教中,也将《普贤行愿品》作为修行中的基础前行。
   注③:长行:就是指散文体裁,属于印度文化里的一种写作方法,在很多古印度文学作品里都有这种文体。经常应用于“修多罗”,“修多罗”也称作“契经”。即为在佛法经典中直接讲述法义的长行文。契经的意思就是契合于真理,契合于机的经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