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烟雨过江南——之问法西园寺(2)

活动仪程包括佛法的“戒、定、慧”三学,上午受持八关斋戒,下午由法师们为大众作开示,晚上则是念佛或禅修。这一安排,不仅能使居士们在这个宁静的园林式寺院中体会清净无染的生活,更能使他们在闻法和共修中得到

   活动仪程包括佛法的“戒、定、慧”三学,上午受持八关斋戒,下午由法师们为大众作开示,晚上则是念佛或禅修。这一安排,不仅能使居士们在这个宁静的园林式寺院中体会清净无染的生活,更能使他们在闻法和共修中得到法喜。

  本报记者:现在有一些担任企业领导或经营实业的老板,他们其实对佛教和佛法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份、地位等种种原因或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佛,或碍于面子不愿意公开学佛。虽然有向善之心,有时却基于习气做一些不对的事,他们能不能学佛?怎样学佛?他们学佛后也可以成佛吗?
   济群法师:人人都能学佛,没有人会被排斥在佛门外,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其次,人人都能成佛,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不能成佛,这也是我们要肯定的。
   当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对于学佛,也同样存在发心及信仰深浅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学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时,会出现不同选择。学佛较浅的人,学佛只是工作之余的生活点缀;学佛较深的人,则将学佛作为人生的重心,工作只是生存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什么摆在第一,什么摆在第二;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也有些人是由浅入深,随着学佛时间的增长,对佛法认识的加深,从而提升对佛法的需求。一旦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其它问题便不重要了。
   学佛究竟为了什么?学佛是为了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生命品质。
   我们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因为具有凡夫的生命品质,即是无明、我执、贪嗔痴。佛陀为什么成为佛陀?是因为具备了佛陀的生命品质,那就是大解脱、大自在,那就是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学佛的过程,是改变生命品质的过程。因此,佛法是心地法门,得用心去实践。
   真正想要学佛,应从基础做起,如三皈、五戒。三皈,是通过宣誓建立对三宝的信心;皈依后还应不断修习皈依,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唯有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佛法才可能真正的影响并改变我们的人生。此外,五戒也很重要。戒具有止恶的作用,从表面上看,五戒是禁止杀、盗、滛、妄、酒,实质而言,是在止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止息生命妄流的相续,这正是解除烦恼,明心见性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报记者:比如说有人喝酒这个问题,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或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这要怎么办?
   济群法师:佛教中对受戒等问题也有一些方便。比如受“五戒”注②,可以先受一条、两条戒,所谓一分受,两分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来选择。在没有受戒之前,不存在犯戒的问题。
   人生是不断的选择过程,有选择就会有冲突、矛盾,这是正常的。每个人在面临选择时,内心都有一个天平,知道孰轻孰重,知道如何取何舍。学佛也是一种选择,并且是人生最重大的选择。我们对于学佛的目标是否清楚,是否明白佛法对于改善生命的重大意义,再用佛法智慧审视一下,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种种利益具有多少价值?如果能这样做一下比较,当学佛和世俗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其实,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有做人的道德底线。在生活中,这种人有时虽显得不合群,可是一旦人们了解之后,反而会刮目相看。从长远利益而言,有慈悲心,能够持戒,对事业会更有好处。另外,持戒是在帮助我们克服生命中的不良习性。持戒之难,也在于我们不容易战胜自身习性。因此,很多人会用各种外在借口来说明不能持戒的原因。事实上,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制能力,难以摆脱不良习性的左右。

  本报记者:学佛会不会让人变的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的没有进取心呢?
   济群法师:佛教中,并不排斥正当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只要正确处理好学佛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会因此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学佛还能教会我们怎样更好、更如法地生活。
   比如对工作的选择,应不违背“正命”的原则,即符合法律、戒律的双重规范。这样的工作,既能使我们立足于社会,又不会与修行、与生命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而在家庭中,在家居士也应当对父母、伴侣、子女尽职尽责。佛教中有一部《善生经》注③,就是佛陀教导在家居士怎样如法生活的经典。
   确实,有些人在学佛之后,感到生命无常、轮回是苦,感到世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这种认识,会导致其中一部分人发起出离心,选择出家求道的人生。如果既不出家,而认识和情绪又继续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条件选择一种淡泊的生活,因为强烈的出离心而淡化了许多妄想、执著,虽然过着比较简单的世俗生活,但也活得比较安然,比较自在;一是还有家庭责任需要承担,父母、妻儿等家人还需要他提供生活保障,这时,个人观念和现实生活的差距就会产生冲突。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应把出离心上升到菩提心,把追求个人解脱的发心转向对人类、对一切众生的责任。本着对这种责任的承担,首先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再推及到一切众生身上。

  注解:
   注①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是以一日一夜时间,体验出家的生活,该日除了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之外,还要遵守三条戒律:1。不以华鬘装饰自身;2。不故往歌舞观听;3。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共八戒一斋。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介于五戒与十戒之间,等同出家人,所以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
   注②五戒:“五戒”的内容为:杀、盗、淫、妄、酒。受持五戒即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注③《善生经》:《长阿含经》中的一品,记叙佛陀为善生说示获得美满人生的六种正确人际关系。


篇三:以戒为师,行止分明 观修菩提 信愿勿失

  回前墨:
   一念未生时,心如虚空尽。
   上下皆无止,烦恼何所依。
   师问:一念未生时如何?
   苦思,答曰:心如虚空。
   师反问:虚空有知觉吗?
   不解。苦疑数日,忽一日释然:你怎知虚空不痛?
   访谈的最后一期,翻看从前的记录,愈发觉得佛法珍贵,法师可敬。希望这短短三期的连载,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小小的收获或片刻的放松,唯此,足矣。

  本报记者:在西园寺里我看到很多弘一法师的墨宝,据说他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是现当代的有为高僧。我们在北京的时候也观看过反映弘一法师一生的影片《一轮明月》,影片中弘一法师持戒森严,也很苦,很值得我们尊敬。苦行是不是衡量学佛的标准?是不是我们在家人也提但倡苦行、苦修的这种生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