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果看天灾(2)

佛教业力的思想,不是一个空洞的道理,它需要用在自己身上,使我们从悲伤与怨言中走出来。面对痛苦的现实,我们的确很悲痛,但是更要有勇气去承担。因为逃避与远离都是无用的,不如鼓足勇气去面对,去接纳这个事实


佛教业力的思想,不是一个空洞的道理,它需要用在自己身上,使我们从悲伤与怨言中走出来。面对痛苦的现实,我们的确很悲痛,但是更要有勇气去承担。因为逃避与远离都是无用的,不如鼓足勇气去面对,去接纳这个事实。但接纳并不意味着妥协和对灾难服输,而是在更加痛彻心髓地了知到善恶业所感之果丝毫不爽后,利用未来的生命积极地行持善业。幸存下来的我们可以用这双手重建家园,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发挥这宝贵生命最大的价值。

不管这个生命是老是少,只要是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用来做更多的善行,并将安乐的果报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了解因果规律,也不是为了平添一份对自己的怨恨,而是让我们更加释然地面对灾难,即:过去生中的债终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偿清了。我们可以带上一份轻快而充满希望的心面对未来,用双手缔造生命中美好的明天。

激发内心慈悲喜舍之心

作为那些未受灾者,不应用业力思想的原理来指责受灾的人们,认为这是他们该受的果报。难道佛法就是为了教会我们越来越强硬与冷漠吗?当然不是,“慈悲”是佛陀的本怀,作为没有受灾的人们,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一是认识到受灾者,都是示现苦难的菩萨。如用生命保护婴儿的那位母亲,还有舍生忘死救助学生、邻居、民众的灾区的老师、民众和干部,何尝不是一种大悲菩萨行?
即使那些在灾难中死亡和遭遇不幸的民众,他们受苦受难的身影,也是一种菩萨般的慈悲开示。他们用痛苦的现实,警醒我们远离冷漠、自私等不善业,激发出我们本来的慈悲喜舍之心。

也许在现代社会,亲情友情越来越淡漠的情况下,我们已多时都没有体会到关怀与被关怀的滋味,没有体会真诚地付出一份爱,收获一份爱的滋味了。他们的示现正给予我们这个成就善行的机会。我们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这份恩德,并相信这份善心善行,这份快乐的付出,会带入未来的生命,让未来的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彩,并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发这内在的心宝。

如果愚痴地去幸灾乐祸,去指责,那只会给自己种下恶因,因缘际会时,会尝到不好的果报。譬如那位影星,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她的话出口后,就受到了全球性的批评,好莱坞片商将其换角,她所代言的化妆品广告也遭到撤换,估计让她损失至少5600万美元。CNN记者点评说:“或许这也是报应。”

而许多心怀慈悲,积极参与救灾的影星、企业家,赢得了广泛的称赞。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饮料企业慷慨捐款1亿人民币,赢得人们的感动和追捧,饮料成为驰名商标,2008年营利120亿,比2007年超营30亿。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二是认识到自己虽然现在还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这是过去世中善业所招感而来,但天灾在提醒我们,要深深地意识到如果行持不善之行,同样会得到痛苦的果报,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断恶修善。

如果通过合理的思维,如理的作意,面对天灾,慈悲和智慧将被显发出来。从而以一颗更加细腻的心,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对周围的人负责,进而影响到更多的人显发出内心本具的真善美的力量。这对家庭、社会和世界的和谐进步,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