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4】(3)

〔民二十年〕 ) 一切众生,具有性德,殊少修德。今既发心学佛,是由性德,而起修德。虽有此心,若不竭诚尽敬修持,则修德不能大着,性德仍旧被烦恼恶业所障,不能显现。如日在云中,了不见其光相。故须振起精神,
〔民二十年〕

    一切众生,具有性德,殊少修德。今既发心学佛,是由性德,而起修德。虽有此心,若不竭诚尽敬修持,则修德不能大着,性德仍旧被烦恼恶业所障,不能显现。如日在云中,了不见其光相。故须振起精神,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行世善。又须竭诚尽敬,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法。世间学一材一艺,皆须振起全副精神,方能有成。今以具缚凡夫,即欲于现生中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可不奋发大志,打起精神而能得乎?(续编上.覆崔德振居士书五〔民二十一年〕

常作死想   道念自切

    若常时作将死想,则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三编下.覆马宗道居士书一)

因果净土   出苦良药

    净宗兴行,人知出苦之道。

    因果彰显,群趋希圣之途。(续编下.赣州寿量寺重兴缘起疏〔民二十二年〕

    「因果报应」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净土法门」者:一切六道三乘,了生脱死圆证菩提之达道也。

       (三编下.苏州弘化社第六届出纳报告清册弁言〔民二十五年丙子仲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