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文白对照)

印光大师,轻慢

                                           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

 

译文

   今天的世道礼法教化日渐衰微,凡是修学佛法的人给善知识写信,大多数都是用合十、合掌、谨启等等,而不肯稍微自屈尊贵。大禹贵为圣王尚且拜谢高尚品德的话语;子夏因为儿子夭折自己失明而埋怨上天,曾子责备他,子夏知错而放下拐杖拜谢他。因此同辈之人哪怕有一句话对于我有所启发的,都要屈尊用大礼来感谢他。就是走到叉路口,不知路途的时候,向人请问的时候还要合掌。况且想要借此来了生死大事,却用行路问人的礼仪事奉老师,这样就是轻慢佛法了。轻慢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从前古灵赞禅师大彻大悟以后,想要报答他的剃度师的恩德,多方面来启发他的老师,他的老师觉得他不同寻常,让他为自己宣说他所悟所得。他说应当设立法座,让他的老师请他升法座,礼拜他,然后才能说。他的老师依照他所说的去做,于是在他的一句话开导下果然也大彻大悟。假使古灵赞禅师不这样尊重佛法,他的老师不如此尊重得法的人,不要说他不给老师说,即使说,他的老师也只能得到文字的意思罢了,绝对不可能一句话之后,顿悟自心佛性。

   谚语说:求道的人不真诚,就不能得到深厚的利益。佛祖灭度之后,所存留世间的只有佛经和佛像。如果把土木金彩塑造的佛像当做真佛,就能灭除业障而破除烦恼惑业,证得三昧而出生死苦海。如果仍然看作是土木金彩,便也只是土木金彩而已。又亵渎土木金彩是没有罪过的,如果亵渎土木金彩塑造的佛像,罪过就会比天还大。读诵佛经祖师法语的时候,就要当作佛祖在我面前亲口为我宣说一般,而不敢稍微萌生一丝毫怠慢疏忽之心。能这样的人,我预言他必定能够此生高登九品莲邦,彻底证得一真法界。否则就是游戏法门,所得的利益不过是多知多见而已。说得头头是道,一丝毫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实在是如同道听途说一般的结果。

   古代人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态度,都存有真诚地恭敬之心。不只是徒然漫不经心做口上空谈而已。今天的人嘴上尚且不肯说一个屈尊的字眼,况且真实的行持呢?从前清世祖顺治皇帝,拜玉琳通琇禅师做老师。还要请师父给他起一个法名,玉琳禅师说皇帝何必用这个。他不肯,祈请为他取一个丑字眼的法名。玉琳于是写了十余个丑字,让他自己选。他于是选了一个“痴”字。顺治在佛家弟子当中是行字辈,所以法名就叫行痴。凡是给玉琳禅师徒弟写信,他就署名说法弟行痴和南(意即顶礼)。开国皇帝尚且如此自我屈尊,如果照今天的人推论,应当先用刑法,然后求问佛法,才能合乎礼仪。不然平民有失了平民的身份,皇帝有失了皇帝的身份啊。

原文

   今礼教陵迟,凡研究佛学者与知识信札,多皆用合十合掌谨启等,而不肯稍屈。夫禹拜昌言。子夏丧明怨天,曾子责之,尚投杖而拜。是同侪有一言启迪于我者,皆以屈礼谢之。今行于歧路,有所不决,拟欲问人尚须合掌。况欲资之以了生死大事,而以行路之仪奉之,是轻法也。轻法则不能实得法益。昔古灵赞禅师大悟后,欲报剃度师恩,多方启迪。其师异之,令其为伊宣说。彼谓当设法座,令其师迎己升座礼拜,然后可说。其师依之,遂于言下大悟。使古灵不如此重法,其师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说,说亦只得文字知见而已。决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昔清世祖章皇帝,拜玉琳通琇禅师为师。尚欲取一法名,琇师谓帝王何须用此。彼不肯,祈取一丑字眼名之。玉琳乃书十余丑字,令其自选。乃取一痴字。其派在行字辈,故名行痴。凡与玉琳之法徒书,其署名则云法弟行痴和南。开国之皇帝尚如此自屈,若以今人推之,当先加以刑,然后问法,方合其式。否则平人失其为平人,皇帝失其为皇帝矣。——《文钞》之《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节录》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