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其实这是我们一直试图去做的事,只不过因为方法不对,往往适得其反,现代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例证,人们以为这样生活会更快乐,更有安全感、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其实这是我们一直试图去做的事,只不过因为方法不对,往往适得其反,现代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例证,人们以为这样生活会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而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在不安全、不满足的循环中越陷越深。佛法的修行,简言之,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安乐。显而易见,这是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也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

每个人的因缘、喜好、性情不同,面临的问题,希望达成的愿望也各不相同,所以佛陀相应教授了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消除不同程度的困惑、苦恼,实现各自希求的安乐,佛法因此而分为不同的乘,有以寻求今生来世人天福报为目标的人天乘,有以完全止息烦恼、寂灭为乐的声闻缘觉乘,有以实现圆满觉悟、度化众生为愿的菩萨乘等等。具体如何修行,取决于各人的根器和愿望,但无论怎么修,先要打好一个基础。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贤善的人格,更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这对修行者来说实在很重要。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否则将举步维艰。

前面您提到现在的社会舆论芜杂,是非无法明辨。虽然聪明的人会提出很多聪明的说法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让人觉得无所适从,但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至少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伤害和混乱。这其实也是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中真正保护自他之道。大家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籍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为什么说无常和因果的见地在这方面会有帮助呢?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焦虑和孤独,因为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无常和孤立,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习惯性地忽视、逃避无常了。其实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对自己喜欢的人、物、状态,希望恒常不变;自己不满意的,希望尽快改变。

然而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年轻的会衰老,相聚的会离散,拥有的会失去,登高会跌重,亲的会疏远,爱会成痛惜或怨怼。就是这样。不是只有你在经历这一切,所有人都在面对无常。抗拒或挽留,终归于徒劳。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终于可以放松,并且不再那样强烈地感到孤独和委屈。这对于缓解焦虑、愤怒、嫉恨等情绪会很有帮助。

从积极的方面看,因为无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多么无知、狭隘、混乱,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努力去做,我们就有可能克服局限,为自他带来切实的帮助和安乐。什么是正确的方法?最基本的就是正确地取舍因果。因果是现象自然的规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中某个片断,所以对因果的判断常常是不对的。只有圆满觉悟的佛陀才无误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诉人们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据此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如果要从根本上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我们需要断恶行善。远离灾殃,自在喜乐,终归是要身心正直、行宽心和才行。

做到以上这些,算是有了点基础,可以开始较为深入的修学佛法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