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的慈悲主义(3)

「你今天怎么想到要喝酒呢?」 王后说:「这样好吃的酒菜、饭食,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因此要和国王好好的享受。」 「为什么呢?」 「听说这位很会煮菜的御厨,触犯了国王,你要砍他的头。」 国王突然想起昨天打

「你今天怎么想到要喝酒呢?」

王后说:「这样好吃的酒菜、饭食,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因此要和国王好好的享受。」

「为什么呢?」

「听说这位很会煮菜的御厨,触犯了国王,你要砍他的头。」

国王突然想起昨天打猎回来,御厨因为一时怠慢,于是下令斩杀他的事。经王后的提醒,国王赶快下令赐御厨无罪。末利夫人以她的慈悲心挽救了御厨的生命,看起来好像破戒,但是这种不顾己身利益,只为他人安危着想的胸怀,正是不是慈悲而慈悲的菩萨行。

说谎打诳语本来是犯戒的恶行,但是出于爱护对方的方便诳语,有时反而是一种慈悲。如医生安慰绝症的病人,说他病况很安稳,老百姓向恶徒谎报假消息,都是一种不是慈悲而慈悲的行为。

有一位修道人在山里修行,猎人追赶著野鸡,野鸡逃命地躲到修道人的袈裟下面。猎人问修道人说:「你有没有看到我追赶的野鸡?」修道人若无其事的回答:「没有。」这种诳语看起来是说谎,可是为了挽救一条生命,他表现出的其实是诸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是慈悲的,有时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时候反而不是慈悲。如放生本来是慈悲,但是放生不当反而成为杀生的愚行。曾经有人从国外买食人鱼回来放生,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鱼放在水中不仅会吃鱼虾,更可能吃人害生,这能算是慈悲吗?有些人为了表示慈悲,到处放生,但是放出去的动物水族,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一时不能适应,因此而丧命的更是不胜枚举。有些社会人士买了乌龟放生,可是乌龟却把放生池里的鱼咬死了,看起来是行慈悲,实际上是不慈悲。商人为了因应顾客放生,于是到处捕捉鱼、鸟、乌龟来卖,这是慈悲吗?没有智能的放生,害死的生命更多。

今日的社会充满暴戾残忍的现象,如何才能改良社会这种凶暴之气呢?心需要慈悲。佛教有一句诗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社会这种残杀的现象,是我们的凶残劣行,如乌云般把慈悲的本性掩盖了,杀害小生灵习以为常,杀戮人类生命,引起悲惨的大战争,也就不以为意了。

每年春天来临,那些路过恒春的候鸟,总会遭到残忍的捕杀,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对嘉宾应该友善有礼,反而理直气壮的杀害它们。白居易的诗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为了我们一时的口食之贪,而拆散别人的骨肉,何其的残酷!

如何行慈悲,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建立自他互易的观念,换个立场为别人着想,就能兴起慈悲的念头。过去有个外国人喜欢打猎,捕杀无数的动物。有一次打猎迷了路,被野人抓住,野人把他吊起来,升起熊熊烈火,打算烤吃他,这时他才想起自己过去打猎杀害弱小动物时, 它们所受的苦楚。黄山谷有一首诗说得很好:「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它受,甘肥任我选;莫教阎罗断,自忖应如何?」一切众生和我本来为一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因为身躯的不同,就将 它残杀吃食,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上,不用阎罗王来断罪,我们自己想想也知道不应该;如此而仍不知慈悲,真是禽兽不如了。

第二要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众生和我本为一体,骨肉血缘的至亲固然要爱护他,即使是仇人债主也要平等纳受他,甚至要视冤家寇雠如同亲眷家族,能够如此泯除仇恨之心,慈悲之念自然产生。古人说:「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为了怜悯老鼠饥饿无食,特地留下剩饭;为了慈恤飞蛾扑火,不敢轻易点灯,在慈悲之前,原本令人厌恶的老鼠也得到了难得的关爱。  

三.慈悲的力量和价值

只要我们有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只要我们有一心之慈,万物皆庆。一念慈悲,不会伤害万物,万物当然欢喜;一心来实践慈悲,万物受到爱护,当然就会庆幸。「一人慈悲,众皆伴侣」,如果一个人实践慈悲,大家都可以做我们的朋友。「万人慈悲,法界一如」,如果社会大家都能慈悲,普天之下就能如兄弟手足一般相亲相爱。

佛教的慈悲,不仅是微笑、赞美而已,有时严厉的折服也是慈悲。我们到寺院拜佛时,一进山门,会看到一尊笑容满面身躯胖大的弥勒佛,坐在山门口很欢喜的迎接我们,这叫做慈悲的摄受;但是进了山门之后,在弥勒佛的后面,有一位手拿金刚降魔杵,身穿盔甲,看起来很勇猛威武的韦陀护法天将,就是以威力的慈悲来折服我们的烦恼。

有的人在爱的慈悲鼓励中可以进步,有的人在严厉的折服里有所警惕。好比春天的和风,夏天的雨水,固然能使万物生长;秋天的严霜,冬天的寒雪,也能使万物成熟。如《禅林宝训》云:「煦之孕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以爱的慈悲去摄受众生,一般人比较容易明了,以力的慈悲来折服众生,可能难以理解。

日本空也上人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凶狠的强盗,拿刀向他要过路费。空也上人看了之后,不觉掉下眼泪,强盗们一看哈哈大笑:

「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出家人。」

空也上人回答说:「我是想到你们,年轻力壮不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却成群结党去打家劫舍,眼看将来就要堕入地狱去受苦,我替你们着急才流下眼泪。」

强盗们听了空也上人如此慈悲的言语,终于抛弃贪妄瞋恨的心,后来成为空也上人的弟子。无论如何强暴斗狠的土匪强盗,在慈悲之前,也会被感化成柔顺善良的百姓,慈悲的力量真是无坚不摧、无难不克。

恒顺禅师在佛殿打坐时,有一个小偷蹑手蹑脚走进佛殿,小偷看到大殿上摆有一袋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供僧的米,就伸手偷拿米,正要举步离开时,禅师突然睁开眼睛大喝一声:

「站住!」

小偷惊诧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听见禅师说:

「你拿走佛祖的米,不道声谢谢就走了吗?」

小偷一听,转头向佛祖圣像,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谢谢!」

然后扛著那一袋米大摇大摆地走了,小偷不久被警察抓到了,招供之后,警察把他抓来见恒顺禅师说:

「他是否偷了寺庙里的东西?」

「没有呀。」恒顺禅师平静地回答。

和尚,你不用为他隐瞒,他已经一五一十对我们招供了。」

「这个人确实到寺庙拿了一袋米,但是他不是偷窃,而是向佛陀借用,因为他临走时曾经向佛祖道声谢谢。」这个小偷听到恒顺禅师为他如此辩白,心里很感动,服完刑后,就跟著恒顺禅师出家,成为一位很好的修道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