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启示录(3)

至于影响周围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带他们去亲近善知识,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佛心得,告诉他们自己学佛后的改变,还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入门书籍,介绍一些 佛教网 站,等等。我觉得,能以佛法帮助他人

   至于影响周围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带他们去亲近善知识,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佛心得,告诉他们自己学佛后的改变,还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入门书籍,介绍一些佛教网站,等等。我觉得,能以佛法帮助他人,是最持久的帮助。因为任何物质帮助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以佛法利他,却能令人彻底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意义极为重大。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要发菩提心,让更多民众有机会接触佛法。

  问:六度的建立有什么依据吗?
  答:佛教法门的设定,确实是有根据的。六度,属于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通过这些修行成就佛陀的悲智两大品质。因为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
  六度中的前五度,主要是成就福德,而第六度则侧重于成就智慧。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内容。所以,六度法门的设定是有依据的。除此而外,佛教中还有四谛、三十七道品、三无漏学等修学内容。对于不同众生,佛陀设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是导向解脱,导向成佛。

  问:怎么做,才能真正孝养父母?
  答:孝养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么?这是作为子女应当观察的,而非根据自已的想法作出决定。了解之后,应尽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父母的需求有时也未必明智。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应以佛法智慧来衡量,决定怎样对父母真正有利,而不是一味随顺。此外,还应善巧地以佛法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心灵安宁,且能尽未来际地获得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孝。
  
  问:普度众生也要靠金钱和权力吗?
  答:仅以金钱和权势,是无法普度众生的,关键是靠智慧和品德。当然,金钱和权势可以给人以物质帮助,但这种帮助达不到度化效果,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真正的度化,是以智慧帮助他人解除内心困惑,帮助他们开智慧、证空性、断烦恼。


五·观我 观空

  问:法师曾谈到关于“我”的问题,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答:在我的认识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说有“我”,那只是一种错觉。几乎每个人都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神智混乱,逢人便问:我是谁?黄蓉告诉他:你不是欧阳锋吗?他又进一步追问:欧阳锋是谁?这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得出吗?
  “我”,是现有的色身吗?色身,其实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基因,离不开组成它的各种元素,离不开生存所需的各种食物。除了这些,身体是什么?
  “我”,是现有的思维吗?作为一个人,总会有各种想法、情绪。平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当做是“我”。生气时,觉得是“我”在生气;高兴时,又觉得“我”很高兴;思考时,更觉得是“我”在思考。其实,这些同样是错觉。我们把情绪、想法当做是“我”,但情绪、想法也是因缘所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状态、不同环境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情绪。哪种情绪,才是真正的“我”呢?
  佛教讲无我,就是要破除对“我”的错觉。这些所谓的“我”,正是妄想所致,并由此带来诸多烦恼。唯有破除我执,才能认清生命真相,还“我”本来面目。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
  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说“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堆材料的组合。离开组成茶杯的各种元素,还有没有茶杯呢?其实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客观上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无非是两个东西:首先,是名称。我们把这件东西称为茶杯,这个名称有没有绝对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吗?如果一开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们现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称都是人为安立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笔名、艺名,包括现在流行的网名等等。所以,佛教将名称称为“假名安立”,并非实实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种因缘假相,是由一大堆条件构成。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细的物质单位构成。佛教认为,其中没有一个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状的。只要有形状,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
  由此可见,“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但我们要知道,“空”并不影响因缘假相的存在,两者是统一的。如果以这样的智慧观照,就能摆脱对世间的执著,就有能力去体悟空性。


六·生死 抉择

  问:苏格拉底能在狱中笑对死亡,而多数人却害怕死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像苏格拉底这样,以视死如归的从容去拥抱死亡,禅宗公案中也有许多。禅宗大德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有的坐着死,有的站着死,有的还倒立着死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死亡的超越。在他们的境界中,不仅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对未来的去向清清楚楚,所以才能来去自如。
  常人之所以恐惧死亡,一方面是出于对生的留恋,当我们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又不得不离开时,这种痛苦不舍导致了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去向哪里?不知道那个未知世界究竟有些什么,自然就会畏惧死亡。又因畏惧而逃避,每天都在考虑生计问题,却从不为死亡作过丝毫准备。因为忽略了死亡,所以,一旦死亡来临时,自然手忙脚乱。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中一样,其慌乱可想而知。
  西方哲学家说过:学习哲学是为死亡作准备的。事实上,了生脱死也是学佛的重要内容。所有的死亡经历,不是必须到死亡那一刹才降临。对于禅修功夫深厚的修行人来说,完全可以在当下体证死亡经验。如果生前就具备相应的经验,那么,死亡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问:一个曾有恩于我的人,现在需要我的帮助。为此,我必须提前离开这个令我改变人生态度的夏令营,可我不想离开,内心很困扰。我该怎样做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