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论道(3)

由此可见,《行愿品》本身就是无上的正行。但这种修行须以华严见地为基础,如因陀罗网般,事事无碍,一多相即。若无这样的见地,很难直接将《行愿品》作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为前行来修习,《行愿品》也堪称积集

  由此可见,《行愿品》本身就是无上的正行。但这种修行须以华严见地为基础,如因陀罗网般,事事无碍,一多相即。若无这样的见地,很难直接将《行愿品》作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为前行来修习,《行愿品》也堪称积集资粮的捷径。当我们以无限的心做每件事,当下就能成就无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还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无限的,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心行来完成,这在因果上是说不通的。
  《行愿品》的观修,直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无限的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培养一种无限的心。事实上,心本来就是无限的,只是要将那些有限的设定取消,回复心的本然状态即可。所以,从有限到无限,不是去完成某种无限的境界,而是通过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碍。若有相应见地为基础,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来的。


附:关于皈依修学的开示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将皈依当做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对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枯干。倘若三宝不能在心中深深扎根,占据重要地位,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构成多少影响。就像幼苗,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蔽荫,多少清凉呢?更何况,它随时可能因缺乏照料而面临夭折。
  皈依,是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但很多人皈依后,心仍是飘浮的,并未找到归宿感。也就是说,虽然皈依了,但佛法和人生仍是脱节的。甚至,由皈依带来的激动和虔诚渐渐平复后,还会因习以为常而出现信仰淡化的倾向,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实上,这一状况在教界极为普遍。其根源,正是由于对皈依修习的忽略所致。
  近年来,我因为讲授《道次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专门就此作了系列讲座,后整理为《皈依修学手册》,包括“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等九个章节,对有关皈依的种种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为配合皈依修习,我又根据汉传佛教的传统,并结合南传、藏传有关皈依修习的长处,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即如何修习皈依的具体步骤。希望通过一种常规的宗教生活,帮助信众确立信仰中心。如果皈依后不再对归投对象进行强化,这一目标很快会被淡忘,会被边缘化。
  因为我们自身有太多妄想,太多习气;社会又有太多诱惑,太多干扰。人,就是由这么一大堆混乱的想法、情绪构成。而每种想法和情绪,都代表着一种念头,都来自心的相续。修行,难就难在摆脱自己的相续。就像我们难以脱离地心引力那样,除非进入太空,否则,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摆脱引力的干扰。事实上,心的力量绝不亚于地球引力。
  若不下决心改变这一点,即使学佛,仍是以原有习性为依托。那样的话,诵经也好,禅修也好,只是在固有习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项目,增加一点修行的包装,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学了很多,看了因果,看了缘起,也看了中观,但是否确信无疑呢?是否觉得这是唯一真理呢?佛陀反复告诫我们,持戒有多少利益,有多么重要,但我们是否不折不扣地信受呢?我们所以会不当做一回事,听归听,做归做,一言一行仍和佛法无关,正是因为三宝在我们心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分量。所以,佛陀的言教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自己感觉喜欢的,就做一点,感觉麻烦的,就随它去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生起彻底、绝对的皈依之心。
  皈依的修行,由前行和正行两部分构成。前行部分,主要是发心、忏悔、供养。正行部分,主要是念诵三皈依。其中,又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是在完成一种心理引导。现在很多人念“阿弥陀佛”,但往往念得有口无心,念得没有力量。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念佛也好,念皈依也好,关键是令这一念具足力量。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意识到念诵所缘的对象有多么重要,这是需要通过观修完成的。如果没有意识到所缘对象的重要,虽然也在念,但投入的心力、能量却很少。试想,同样是念一小时,投入百分之零点五的能量,和投入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能量,在相续中产生的力量可能一样吗?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由此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其过程就是观察修。其实,观察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心行运作规律。生活中,我们就时常在作观察修。比如为某件小事生气,本来只有一点点气,但若是把心粘在这件事上,不断地想,很快就会想出一大堆值得生气的素材。这么想上一个钟头后,开始的一点气,就会充斥我们的整个心,让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观察修的原理,正是如此。
  至于安住修,其实也并不玄妙。沿用刚才的比喻,当心进入生气状态时,继续保持这一状态。一旦这种感觉变得模糊,立刻转入观察修,进行相关思维,进一步把嗔心调动起来。可见,观察修、安住修都是我们平时经历过的,只不过,以前是用于成就贪嗔痴,现在是用于培养对三宝的正念。虽然目标不同,但用心原理是相同的。
  观察修和安住修,就是通过这种心行运作规律来完成修行引导。我们要经常观想三宝功德,观想佛陀身、语、意的功德。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佛陀身业的功德;三藏十二部典籍,为佛陀语业的功德;无量的慈悲、智慧,为佛陀意业的功德。经常作如是观修,或读诵赞叹佛陀功德的经典,令信心得以生起,并不断增长。其实,不仅观想佛陀功德会有这些作用,我们平时听到某人如何苦行,如何精进,如何为法忘躯,也会油然而生景仰,从而激发修道向上之心。三宝在心中有一分地位,佛法对人生就会有一分影响。若能每天以一定时间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久而久之,三宝在心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佛法对人生的影响也将日益增长。
  我们现有的人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是一种习气的相续。学佛,则是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以三宝为核心。在《皈依共修仪轨》中,从发心到忏悔、七支供等等,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观想。比如忏悔,须以至诚恳切的心念诵忏悔文,念诵七佛灭罪真言,使心念与七佛无量功德相应,以此清洗罪业。所以说,忏悔所凭藉的,不仅是七佛具备的功德,同时也包含自身的心念力量。任何仪轨,若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未辅以相应的观想、用心,是没有力量的。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效果会小很多。最后,是关于五戒的内容,选用了一行禅师用现代语言对五戒进行的诠释。五戒,是健康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修学的重要增上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