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论道(2)

整个课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唯识中道正见、止观。以往,人们学习唯识较偏重于见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发心等佛法修学的核心,很容易将唯识当做哲学看待。事实上,民国年间的唯识学人已

  整个课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菩萨行、唯识中道正见、止观。以往,人们学习唯识较偏重于见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发心等佛法修学的核心,很容易将唯识当做哲学看待。事实上,民国年间的唯识学人已然出现这一倾向。
  有鉴于此,我在讲授唯识课程时,特别提出学习唯识必须注意的十个问题。由菩提心、菩萨行进入唯识见,如三性三无性、八识、唯识、种子,再进入瑜伽止观、唯识修行次第及转依。我认为,只要按照这一次第来学习,就不太容易出现偏差。我最近完成一本“《唯识三十论》讲记”,书名是《认识与存在》,年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本书“绪论”部分,就谈到这样一个思路。


三·何为功德

  问: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佛陀功德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信心。从另一方面说,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质。了解这些品质,也就明了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明了修行的重点所在。
  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
  如是因,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问:学佛者经常提到“功德”一词,请问该怎么理解?
  答:功德,大致有两个内涵,一是德行,一是所获利益。当我们用于佛陀时,通常是指佛陀具备哪些德行。当我们用于众生时,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于不同方面,内涵会有些区别。


四·中心与定位

  问:如何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 
  答: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完全的依赖,确实要有些诀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女孩子,本来极端自我,自从嫁人后,开始依赖丈夫生活,转而以他作为生活中心,对丈夫所说的一切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这就是重心的转移。待到有孩子之后,又以孩子作为生活中心,不仅时刻牵挂,甚至愿意代他承受病苦,愿意为之献出生命,这就是重心的彻底转移。
  我们对三宝,也要建立这种信任和依赖。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所作所为皆以三宝为中心,皆以佛法为准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情绪和利益进行判断,作出决定。

  问: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答:首先,我们要有正命的生活,这是基本前提。所谓正命,一是不违背法律,二是不违背戒律。进而,是以出离心、菩提心做事。具备出离心,虽仍在世间尘劳中,但心不会对外境粘得太紧,执著太深。具备菩提心,则可将每件事当做利他的修行。此外,若是对一切皆能以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等佛法正见作为观照,了知一切乃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待到动静一如、功夫成片时,做事与修行就不相违背了。


五·《行愿品》修学思考

  问:您在文殊院讲《普贤行愿品》时,讲到两点,一是皈依三宝,二是发心。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两点?
  答:佛法虽有各大语系,诸多宗派,且都有自宗的正见和实修法门,但基础却是共通的,即皈依、发心、戒律,不论修习哪一宗派,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基础。把基础修好,才有资格进一步深入。
   我上次讲《行愿品》,是将之作为普贤菩萨的行门来讲,通过对“十大愿王”的观修,直接临摹佛陀品质,从而完成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但是,修习这样至高的行门,必须有相应基础。所以,我在讲座前半部分强调皈依、发心、道次第。这一安排方式,是将“普贤行愿”作为菩提道的独立行门来解说。有了之前的基础,我们才有能力按《行愿品》开显的甚深原理进行观修。

  问:《行愿品》的用心方法,对当代学人是否有特殊意义?
  答:现代人烦恼深重,且外在诱惑众多,在修行路上举步维艰。所以,除了常规方式,还需要有些特殊方便。否则,一点点地走,可能退起来比进的还多,还快。因为烦恼来得剧烈,相应的,就需要一些猛利的对治方法。但在运用这些特殊方法前,还应踏实地做些基础工作,以便接受大刀阔斧的治疗方案。就像某人得了一种怪病,需要某些特效药来医治。但这种特效药必须强壮的体魄才能消受,否则一帖猛药下去,病还没好,命先没了。
  所以,需要有次第的修行,先有比较扎实的常规基础,再修普贤行愿这样的特殊方便。两相结合,更容易修好。

  问:在藏地,通常将《普贤行愿品》的修学作为前行,而您将此定义为正行,能否具体说明一下?
  答:在藏地,通常是将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地的早晚功课内,《行愿品》也是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将《行愿品》作为前行,其中深意并未得到完全开显。
  为什么说,《行愿品》是一种正行呢?因为它是建立在华严见地之上的行门,是普贤菩萨成佛的途径。普贤菩萨就是按这一方法修习菩萨道并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愿王只是前行,那么,普贤菩萨的正行是什么呢?《华严经》中,并未说到普贤菩萨还有另一个正行。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菩萨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摄,又可归纳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实上,不论运用什么法门,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都不外乎是悲、智两大内容。
  那么,《行愿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这两方面不完整的话,就没有资格称为正行。我在学修过程中发现,《行愿品》不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独树一帜,手法高超。其中,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观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质为临摹对象,在模拟过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换言之,是直接立足于果乘的修行,直接将我们的心行向佛菩萨心行靠拢。相对而言,六度的修行则是从因到果,是立足于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将《行愿品》总结为两句话,即“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通过临摹,逐渐向佛菩萨贴近,乃至合二为一。当我们的心进入无限状态时,不是佛菩萨的智慧,又是什么呢?而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则侧重于慈悲的修行。当然,在十大行愿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虽各有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