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经教

闻思经教 济群法师 问:1.受持《心经》有何功德? 2.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 3.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4.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5.真常唯心系和

闻思经教

济群法师 

  问:1.受持《心经》有何功德?
  2.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
  3.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4.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5.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的理论是否对立?
  6.为什么在非佛教人士看来,佛学那么深奥?您觉得,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对这种简单理论的理解?
  7.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8.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9.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10.“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11.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12.《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13.佛法说“诸行无常”。我理解,无常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并不是说事物没有客观规律。我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也是统领客观规律的原理。作为中医,在治病过程中,这些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为学佛者,应当怎样认识、对待并应用这些规律? 
  14.“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是说什么?
  15.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受。后接触原始佛典,觉得很相应,这才对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毕竟我们受唯物论教育多年,对类似神话的描述很难接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16.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将声闻所证初果名之为“入地现观”,而在“菩萨地”中,将菩萨所证初地名之为“见道”。请问,“入地现观”和“见道”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答:1.很多人读诵《心经》,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但这并非受持《心经》最重要的功用。《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以大智慧到达彼岸。这一经题,也向我们阐述了受持《心经》的功德:一是开发般若智慧,二是证得宇宙人生的真实,三是解脱生命中的烦恼。具体内容,我在《心经的人生智慧》一书中有详细解说。
  2.“带业往生”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并不矛盾。往生净土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另外,“业”和“善根、福德”并不完全对立。福德也是业,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若能具足善业,即便有些不善业,在强大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下,也无法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
  3.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法布施则不同,它能使有情的生命品质得到彻底改善,并使未来生命不断得益。因此,法布施功德更大。
  4.哲学所说的“唯心”,是以“心”为第一性。佛教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以,“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佛法认为,世间所有事物,从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之所以强调心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凡夫为物所役的现象而提出,一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说明心念的力量和影响。但并不否定物质的存在。佛法讲“心生则种种法生”、“境由心造”,但也讲“法生则种种心生”。从佛法观点来说,心的产生也需要众多条件,如唯识宗所说的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识七缘生等等。任何一种精神现象和状态的生起,都需要特定条件,是条件决定事物的存在。
  5.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歧,是真如受薰和阿赖耶识受薰。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和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支那内学院曾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欧阳和吕澂站在唯识的立场,认为真如不可受薰,可《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又讲到真如受薰。因此,欧阳就以此反对两部经论,认为是伪经劣论。当年,太虚大师曾就此写过很多文章,提出《楞严经》和唯识所说的角度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事实上,这两个体系代表着不同的见地,在修学上也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不应厚此薄彼。
  6. 佛学并不简单,事实上,它比任何哲学、宗教更博大精深。但在做人方面,佛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简单、基本的做人准则。
  什么原因使我们无法了解佛教呢?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佛教印象,往往是经过其他思想处理的,多对宗教持否定态度。我们从生活中得来的佛教印象,则往往是寺院烧香拜佛的场面,或影视作品演绎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由此得来的认识,不仅似是而非,且不少是完全颠倒的,本身就是对佛教内涵颠倒、错误的演绎。如是,以讹传讹,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佛教的障碍。
  佛法是佛陀为众生留下的精神食粮。我们不去学习,不会给佛法带来什么损失,却会使自己失去很多。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解脱的途径,拒绝它,就是拒绝了解自己,拒绝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大智慧。
  7.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去向何方。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生死才能得以解脱。
  8.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麦克风是缘起的现象,其作用是将声音扩大。它是否属于谁,是否有“我”的属性,并不影响其扩音作用。但我们花钱把它买来,就会在其上投射“我的”感觉,当它丢了会失落,当它坏了会难过。这些感受,就是因“我的”而产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