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大孝至爱!矿工谢延信32年如一日演绎人间真情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老岳母看着站在一旁的白发女婿,擦着眼泪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 

  在河南省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的西沟家属区,一套简陋楼房里住着这户特殊的矿工家庭:年过半百的矿工谢延信和妻子谢粉香、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八旬岳母和52岁的智障内弟,而岳母并不是谢粉香的亲生母亲,内弟也不是她的亲弟弟。就是这样一个频遭打击的苦难之家,却以30来年始终如一的大孝至爱家风,深深感动着百里矿区和众多不相识的人们。 

  父亲谢延信:32年如一日照顾亡妻父母智障内弟 

  今年54岁的谢延信原名刘延信,原是河南滑县农民。32年前,新婚一年的妻子谢兰娥生下女儿40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留给他的是这样一家人:岳母因患有肺气肿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又先天呆傻,生活难以自理,只有岳父一人在300多里之外的焦作煤矿上班。谢延信跪在痛失爱女的岳父母面前,流着泪承诺:“兰娥不在了,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有病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 为使二老放心,他把自己的姓从刘改成了谢,并把岳母和内弟都接到了自己家里好生照顾。 

  然而,不幸并没有放过谢延信。1979年春,岳父突然得了中风,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从此在床上一躺就是近18年。为了方便给岳父治病,他把刚刚5岁的女儿留在老家,带着岳母和内弟从老家来到了焦作,在职工临时招待所找了两间9 平米的小房,开始了异地的艰难生活。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谢延信就抽空到附近农村的砖瓦窑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为了能省几元菜钱,他还在垃圾堆上开荒种起了油菜,嫩的时候凉拌吃,长老了炒着吃,收了菜籽再榨成油吃。 

  在岳父与床做伴的18年里,他每天坚持给岳父翻身、擦爽身粉,每天背老人到室外晒一次太阳,往老人住的9平米小屋里洒一次花露水;岳父大小便失禁,他每天要洗一大盆沾满屎尿的衣服、床单;因肝硬化引起双腿浮肿,他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为给岳父治病,他依照偏方挖过毛草根、逮过蟾蜍;怕老人寂寞,1983年他在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就花费半个月的工资为岳父买了一部收音机,还陪岳父跟着收音机唱豫剧,岳父喜爱听武侠小说,他就经常给岳父读小说。即使如此,有时候岳父心情不好,还对他无端发火,他总是一笑而过。1987年就认识谢延信的老邻居赵国堂说:“18年啊,老人没得过褥疮,没穿过一件尿湿的衣裤,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1996年8月,岳父临终前,谢延信再次庄重承诺:只要自己有饭吃,就不会让岳母和内弟饿着;岳母百年后,让内弟跟着自己上班,退休了让内弟跟自己回老家,决不上内弟受委曲。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内弟经常走失,谢延信总是不厌其烦到处寻找,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呆傻的内弟有时把别人家的小孩子吓得直哭,他赶紧去给别人道歉。 

  如今,已近82岁的老岳母身体比从前好多了,而谢延信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990 年,谢延信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为了省钱,听说醋泡花生能降血压,他连吃了13年,直到2003年因脑出血才不得不住院抢救。记者采访时,老岳母充满怜爱地看着满头白发的女婿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她说自己脾气不好,有时会吵他两句,可女婿总是笑笑就算,“从来不惹我生气,连句别扭话也没说过。当年也有人说闲话,不能指望女婿,可我说靠的就是他!” 

  有人问谢延信三十多年照顾岳父母一家亏不亏?他说:“照顾自己父母的事有啥亏不亏的。” 邻居吕国臣说:“谢延信这样的女婿天下难找,要不是他,他老岳父这一家三口也活不到现在。” 

  继母谢粉香:他是个好女婿 我做个好续闺女 

  前妻去世后,曾有不少人给谢延信介绍对象,他从不隐讳地公开了一个条件:结婚后决不丢下这些亲人。对方一听他的家境,要么不理解,要么嫌负担重,都退却了。直到1984年,同村的农家女谢粉香一句“有难我们同当,有苦我们同吃”,使他俩走在了一起。从此,谢延信在焦作上班伺候岳父母,妻子则在老家担当起抚养女儿、种地的担子。 

  “当时我听说老谢对岳父一家人那么好,人太实在了,就决心嫁给他,不图好吃好喝,就图他这个人心眼好,能吃苦。”谢粉香说他们结婚到现在22年了,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为了让老谢安心照顾好岳父母,她在老家一人带着四个孩子,负责照顾双方的四位老人,尽量不让他操心,每年还要几次赶到焦作帮助老人拆洗棉衣被褥。 

  “老谢是个好女婿,我就当个好续闺女,决不影响他的名声。”自2003年谢延信因脑出血,同样善良的谢粉香更多地承担起了伺候老人的责任,从患病的丈夫手里接过孝心接力棒,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伺候起老谢前妻的母亲和弟弟。老谢的岳母也把她认作了续闺女。 

  32岁的女儿刘变英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7年。为了能尽早帮上家里的忙,她只上了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回家开始干农活了。说起父亲,她的评价是“俺爸太难了,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她至今记得,当年为了省钱,爸爸硬是骑自行车从焦作回到了滑县,到了家,人都动不了了,把奶奶心疼得直哭。她告诉记者,她跟周围的人说起爸爸的事儿,人家都不信:哪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刚结婚,俺爸就给我们上了一课:把婆家分给我们的三间房子腾出两间,让给弟弟妹妹们住,要求我们千万不能惹老人生气。” 女儿刘变英回忆。 

  1994年农历腊月廿二她结婚的前一天,父亲从焦作赶回到了老家,把她叫到跟前说:“ 妮,好女不争嫁妆衣。你结婚,没有啥送你的,给你一本织毛衣书,里面有我抄的两段话,以后经常看看。”这本没有封皮的书,在第一页上写着“黄连水虽苦,饮后舌根下却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含量过度则变成苦水。这充分表明:有苦方有甜,矩与苦相连,甘愿常吃苦,方能长久甜。”书的第二页上有一篇节约谚语: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艰苦奋斗记心上,勤俭节约细水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