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一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咱们这里是一个佛学院,按老人家的说法,要学修并重,实际上我对这个说法一直是不大感冒的。在学校里你就说学,学风好了,道风肯定不会能坏;在寺庙里你就说修,这道风好了学风也坏不了,在啥地方说啥话,这叫法随法行。可现在老人家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僧格的养成,关于僧格的养成,我想还是戒律,因为不管怎么说戒律是佛陀定的。谈僧格的话,别人一般都是说祖师的东西,确实祖师是比咱们高,但既然还有比祖师更高的佛陀,咱何不说佛陀呢?求上得中,求中就只能得下了,所以我这回来说戒律。
  我的本行是唯识,对于戒律我不是专门家,所以,下边儿我说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你们不要太认真了,不要把我当成个棒子。我们现在人对于祖师,说起来了都说是很尊重,其实你尊重什么呀~~都是把祖师当成了棒子--比如说我想说某甲错了,于是我说,在窥基法师的某某书中怎么怎么说,在吉藏法师的某某书中怎么怎么说……这就是我把窥基法师、吉藏法师等当成了我手中的棒子。大家可不准把我当成棒子。以后你们谁出去说我怎么怎么说的,我可统统的不承认。
  戒律的重要性,我不用多说。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算了:佛陀在即将入灭的时候,说了一部经,我们叫它《遗教经》,在大藏经中的名字是《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鸠摩罗什法师译的。这部经不是规规矩矩的“如是我闻”什么什么,开始是这么说的: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下边儿第一条就是,“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本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接着就是持戒者应该怎样怎样的。
  大家看,戒是放在第一条来说的。象这样的经论还多得很。再比如,我们常说的,佛法三学戒、定、慧,戒还是排在第一……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戒律的重要性。
  下边呢,我主要谈戒律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戒文。
  佛陀出现于世的目的是什幺呢?《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这就是佛教存在于世的价值、的根据!要是离开了这个,就使得佛教必然走向没落,使佛教不成其为佛教。这也是佛陀制订佛教戒律的依据。说得更简单明了的,是《法句经》中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呢,我们给换个说法,就是:断恶、修善和利他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戒律的精神也是这个。
  佛法之法门众多,号称八万四千法门,但有个判断标准,就是三法印,我们常说三法印,可是不知道大家到底看没看过法印经,我估计是没有的多。在《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中是“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在《佛说法印经》中说,“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脱门”,“ 空解脱门”、“ 无想解脱门”、“ 无作解脱门”,这都是原经上的原话,可是原汁原味的!在《佛说圣法印经》中是无常、苦、空。那么戒律呢?其实也有三条标准,就是:止恶、行善、利他。这是戒的原则。
  咱们学过了《戒律学纲要》,都知道在最开始实际上是没有戒文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十二年,也就是说有十二年没有戒文。我记得我在最初一听说佛教一开始有十二年没有戒文就觉得象一个国家有十二年没有国旗、国歌一样不可思议。这十二年没有戒文,那么当时的僧团是以什么为行为准则呢?就是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这时的佛陀,是随机说法,利根者在当下就可证悟,当下就心与道合,获得道共戒,这根本不需要任何戒文。比如佛陀刚一成道,在鹿野苑中初转法轮,憍陈如等五比丘立马就证果了。还有舍利弗,他看到马胜比丘(梵名A/svajit,音译为阿说示)威仪非常,上前请教,听了马胜比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当下就证得初果,再去听佛讲法,即刻证了阿罗汉果。也就是说,对于利根之人,一念正念生,当下达到断恶、修善和利他的目的,获得解脱。这是第一阶段--以法为教,重于真理与道德的实践,只是教导弟子们在身、口、意方面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们大都求过了戒,戒本上就有“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就是“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这称为“教授波罗提木叉”。
  十二年后,佛法得到了广大弘传,出家人愈来愈多,人数多了自然问题就多了,有的人动机不纯,佛陀不得不在德化的基础上,融入律治的精神。德化是教法,律治就是戒律了。
  佛制订的第一条戒是淫戒。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千万不敢开头,只要开了头,后边儿就有了先例可循,佛制出了第一条戒后,就有了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慢慢地,戒条越来越多,再加上七众的不同--七众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各自要遵守不同的戒:优婆塞、优婆夷可受持三归、五戒、八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依据四分律,比丘按四分律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按四分律受三百四十八戒。
  当然,佛陀制定了不少的戒条,但都不是释迦牟尼以教主身份一时心血来潮制定的,他制订戒条不是为了显示威风,而是为了帮助教化。他制订戒律,不是没有规范任意制订的,而是依据止恶、行善、利他这个原则。
  我们先来看看戒律的来源。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比如,有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来的,就是说这只是一个风俗而已,大家都认为这样做好,那么佛就让弟子们也跟着做,这样会给僧团带来方便。比如说结夏安居,这其实是当时印度流行的做法而已,佛让弟子们也安居。佛陀制订戒律,是应别人的要求、建议而制订的,任何人都可以向佛陀提出建议。有国王给提建议的,比如说犯了国法的人、服兵役的人不可以加入僧团,这条戒就是在国王的要求下制定的。比如说出家要家长同意这条戒,是净饭王建议的:释迦牟尼成道后回了一次家,回去后竞然把罗睺罗也拐跑了,净饭王就很悲伤--儿子出家,孙子也出家了,天伦之乐算是享不到了,于是就向释迦牟尼抱怨说,你是不知道我心里的难受,以后没有父母的同意,就不要剃度人家的孩子出家,佛陀马上就接受了。还有的是受到了社会民众的批评后制定的。还有的戒条是在比丘的提议下制定的;也有的是在外道的建议下制订的……任何人都可以到佛陀那儿提建议,只要你的建议合理,达到止恶、行善、利他的目的,佛就接受。来源是很广泛的,佛陀之所以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建议而制定戒条,目的是啥?就是为了止恶、行善、利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