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运用福报和增长福报。因此佛教主张福慧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运用福报和增长福报。因此佛教主张“福慧双修”,主张“悲智双运”,那才算是健康的修行。

不管是福慧双修还是悲智双运,都要知道如何来培植和运用自己的福报,至于如何培植,就必须靠智慧。譬如,有人希望从商赚钱,就得先去学习工商管理、学习企业经营。知道怎么替人赚钱、管钱,而自己没有钱,就是有智慧而福报不够。很多公司的老板本身并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能够用很多具有高学历的专家、学者来替他们赚钱。类似的老板,虽然未受多少正规教育,但也不能说是没有智慧,不过,能有用人的智慧,还得要有赚钱的福报。

一个人如果把人做到亲痛仇快、众叛亲离的程度,可以说他是没有智慧,不会待人;在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阋墙,也都是没有智慧加上缺少福报。善于处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认识的及不认识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找来在一起生活,自己虽然没什么钱,能够有人,则不仅是财富,且是福慧双修。福报是从哪里来?是靠无私的智慧来,就像上面所讲的,把许多个性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愉快地工作,这是需要人缘和智慧的,人缘就是福报,再加上智慧的运用就是一种财富。

佛教所讲的智慧,不全同于知识和学问。知识和学问可以从书本中或学校里学习;智慧则是要从内心的体验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用而获得。有些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人缘,不通世故,走到哪里都不受人欢迎,想做任何事,别人都不愿认同、参与,这种人就算是少福少慧了。这种人可能有满腹的经纶,同时也有满腹的牢骚,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骄气。

常言道:“做事容易做人难。”可是,识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报。如果没有人来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仅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斗,虽然也可以做出一点什么来,然其过程辛苦而成就有限。如果能集众人之力,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做同样的事,便能可大可久,造福更多的众生了。故在佛法中,强调和乐,主张群策群力,所以在《华严经·净行品》中,勉励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二、绝对客观

现在我要从禅法或佛法的观点来谈智慧。禅的智慧,是先要把自我的执著心抽空。何谓自我?就是闭锁的主观意识。通常,人都以主观和客观来面对每一件事情,如果比较客观的来处理事情,就是比较理性,也比较接近智慧。如说这样就是有智慧,也不完全正确。所谓客观,必然还有一个对象存在,一定还有一个与客观相对的主观立场,所谓绝对客观的可能性是很少的。遇到事情,人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观点作为标准而加以判断。请问各位,既已预设标准的判断,还能算是客观吗?

在禅法的立场是把知识和经验都摆开,不看对方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话是简单,问题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吗?若要放下专业知识而去面对某种环境或对象时,总会让我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世间法,还是要借重于专业知识。若要正本清源,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便要采用佛法:第一,从佛法的观点,知道应将自我放下;第二,从自身的修行,练习着把自我放下,同时也用佛法的观点及方法来帮助他人。当自己的智慧尚未开发出来时,要借佛法的智慧,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我们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自己,也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帮助他人了。

三、放下自我

当你修行修到能将主观和客观完全放下之时,在禅宗称为“绝观”,也就是既不以自己的观点为观点,也不以他人的观点为观点,完全是以智慧来处理当前的事情。这便是无我的智慧,可以称之为悟境。

既然必须放下自我才能得到佛法的智慧,请问什么是“自我”?自我本身可以说没有这样东西,就因为本身没有这样东西,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放不下。世界上有两种人放不下自我:第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是自我的人,第二种是觉得自我非常重要的人。

“自我”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念头又一个念头的连续,使我们产生自我的存在感。但是请问,你昨天的思想跟今天的思想,是否一样?你十五岁时的思想跟二十岁时的思想,是否相同?当然不是,人的思想时刻都在变动,人体的细胞也时刻都在变动,佛法称这种现象是“无常”。人的身心无常,属于身心所有的眷属、财物、名誉、地位等,也在改变,亦都是无常。能够了悟万法无常是智慧;能够运用无常的万法自利利人是有福。

四、来去自在

外在环境中的自我,也是时刻在改变的。譬如,昨天你看到一位女孩,觉得她长得实在难看,今天和她深谈之后,发现她的心地善良,个性温柔,虽然外貌稍微差一点,但是心地很美,当你有这种思想的时候,对这位女孩的观感,马上就改变过来。所以,自我观念的改变,会影响你对外在价值的判断;也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会因为你的自我而改变。如果内心能够平静,自然也能看得清外在的环境,遇到事情就不会那般地执著。

若能放下自我,便是得大自在,便能来去自如。这都是内心的境界。也就是说,若要我来,来了很好;若要我去,去也不错,这叫来去自在。并不是说你要到哪里,就去了哪里;你要来这儿,就来了这儿。曾有一位禅师,身体虽然被关在牢里,心里却相当自在,旁人问他:“您在牢里做些什么呀?”他回答说:“我在遍游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禅师不但在牢里身心自由,放出牢去当然也会觉得很好,这叫来去自如。能有这样的功夫,便是智慧的表现。这种智慧,就是不要把原来不是我而妄想当成我。一个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下,不仅是智慧,也有大福报。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

爱和恨,看来相反,实是一体的两面,好像手掌和手背,当你看到手掌的时候,你看不到手背,事实上手掌和手背是连在一起的。爱和恨本是一体,贪和瞋也是同性。佛经中以慈悲代替清净的爱,慈悲是无条件地付出,一般人的爱则是亲疏不等的关怀。慈悲是纯客观的爱,爱是出于自我的慈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