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一般为古文,用古汉语写成,具有古汉语的一般特点。比如有大量古汉语的语法、辞汇;不少佛经保留有大批古今字、异体字、俗字、错字乃至自造字等繁难字;原文没有标点,很难卒读,如此等等。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有关于古汉语及古文字的基本素养。 学好古文,掌握一定的古汉语词汇量十分重要。而古汉语词汇量的广泛积累,主要依赖于经文阅读范围的扩展。任何在学习上的成就都要通过实干才能实现。古人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10多年读诵佛经体会,必须广泛阅读,熟读多记,经文中的偈颂句更要背熟。佛经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掌握字、词、句。如“字”可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几方面来逐一掌握,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部分。掌握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与本字、今字、正体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常用实词和佛经典故的意义,尤其是古今意义有差别的实词、同形词以及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掌握活用的实词意义;掌握常用方言虚词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意义;掌握主谓倒装、宾语后置或隐语等特殊句式等等。我体会学习佛经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无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初学者常常把阅读佛经视为畏途,明明那些字都能认识,可是串到一起以后,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好像看天书一样。因年代久远,文词奥晦,初学者往往望而生畏。其实,绝大部分佛经所表达的思想并不那么深奥,也不是人们想的那么难。佛经之难,不是难在它的内容不好懂,而是难在其他方面。人们看不懂佛书,是佛教宣传不够,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的看法,其实佛教是智信,是积极的人世救人的学说。 佛经的规模实在太大,数量实在太多。除了传统的以“佛说”的面貌出现的经典外。由后代僧人、居士编纂的各种注疏与论著数目更加惊人。究竟从哪里去着手学习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些关于佛教典籍的基本知识,关于各种佛教理论及其渊源流变的知识。了解佛经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又怎样发展的;了解它的基本组成结构;了解它的版本源流;佛经中不懂的字、词、术语、人名等先借助佛经工具书解决。佛教有一整套固有的名相、法数,也就是概念体系。不了解这套概念体系,就无法看懂佛经。所以,有志读佛经的人,应该先下点功夫搞明白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任何典籍其所反映的理论都与产生这些理论的一定时代背景相联系。所以,读佛经,必须了解产生该经籍的时代背景,应该学习一点佛教史,包括印度佛教史与中国佛教史,大体了解一些佛教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派别及其思想倾向、不同派别间的理论争论。有了这样一些基础知识,然后再来阅读佛教典籍,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它的思想与从总体上把握它。 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首先都必须真正搞明白它的本来含义。有不少佛经是用因明格式写成的。如果对因明格式或形式逻辑一无所知,阅读佛经也会遇到困难。佛经是从外语翻译为中文的。要精读、熟诵、深思。“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多记,从中积累大量词语,掌握佛经的专用词语,熟习古人组词成句行文的主要特点,尤其以常用方言实词学习,从而使获得知识系统化。 编辑:心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