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大士,指唐代开元年间到中国弘扬密教的三位印度密宗大师,他们是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藏。 善无畏是中天竺乌荼国佛手王的儿子,生于公元637年,从小就有才干,13岁继承王位。他哥哥兴兵作乱,他公开让位给其兄,到南方海滨出家。后又到那蓝陀寺,得遇阿阁梨龙智三藏,为他灌顶,传授陀罗尼、印契和瑜伽。不久,龙智告诉他:“你和中国有缘,应该去那里弘扬佛教。”于是,他奉师命携带佛经,绕道中亚来到中国,于公元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到达唐朝都城长安。这时他已年届80岁,唐玄宗很重视很尊敬他,封他为国师。 善无畏在此期间首先翻译了密宗经典《虚空藏求闻持法》。此经后传日本,成为东密的重要密法,被视为能够增加记忆力的重要经典。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善无畏随玄宗到洛阳,奉敕住进福坊的福元寺,开始翻译《大日经》,次年完成第七卷供养法。他的弟子一行,根据他平时的讲义,编成《大日经疏》二十卷,接着,善无畏又译成密宗的《苏婆呼童子经》三卷和《苏悉地羯罗经》三卷,此外,他还翻译了《现图曼荼罗》等二十五部四十五卷。在这些经典中,以《大毗卢遮那佛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为最有名,与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经》,并列为密宗两大根本经典。他的弟子除一行和道慈之外,还有温古、玄超、义林、智严和来自朝鲜的不可思议等人。 开元二十年,善无畏96岁,思乡心切,请求回印度,未得玄宗批准,开元二十三年,善无畏在禅房安然圆寂,享寿99岁。唐玄宗哀伤不已,赐名鸿胪卿,厚葬于龙门西山。 金刚智三藏是印度伊舍那摩王的第三太子,幼年博学,10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学习大乘中观学派论著,28岁通晓全般大乘佛学,3l岁在南印度师事龙智菩萨,学习密宗《金刚顶瑜伽经》等经典,并受灌顶,为南印度王所敬重。 金刚智决心到中国弘扬佛法,他起程时南印度王派三十艘大船护送,途遇台风,二十九艘船沉没,仅剩金刚智的乘船到达广州。开元七年,他到达西京长安,随后他的声名大振。开元十一年,金刚智专心译经,翻译了《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作为翻译《金刚顶经》的开端。开元十八年,金刚智翻译了《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经》、《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和《七俱胝陀罗尼经》等。但真正把《金刚顶经》完成的是他的弟子不空三藏。 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71岁,请求回印度,获敕准,不幸罹病,八月十五日病逝于洛阳广福寺,葬于洛阳龙门,谥灌顶国师。 善无畏和金刚智到我国的时间,先后只差五年,他们在中国确立了密宗的根基,成为真言宗的祖师,也是我国中土密宗的祖师。 不空三藏生于天竺婆罗门家庭。幼年失怙,开元二年随叔父到过甘肃、山西等地。开元五年,不空13岁,初履西京长安,正逢金刚智传《金刚顶经》,遂投入金刚智门下,因他博闻强记,甚得金刚智赞赏。15岁,不空正式出家,金刚智确定其为大器之才,全力传授《金刚顶经》奥义及五部灌顶。 开元二十九年秋金刚智圆寂后,不空三藏为了完成先师未能译就的《金刚顶经》,曾前往印度及狮子国求学,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不空携带经典回到长安,为唐玄宗灌顶。 不空三藏为我国佛经的著名翻译家,他总共翻译了110部43卷佛经和目录一卷,其中,以《金刚顶经》为最著名。 唐代宗大历九年(公元774年),7l岁的不空三藏卧病不起。六月十五日,不空以香水浴身,换穿新装,结印而圆寂。唐代宗封赠国公,停止早朝三日以示哀悼,又追赠司空,谥号大辩正广智三藏。火葬后舍利子存于大兴善寺舍利塔内,不空三藏生年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代,故也称三朝灌顶国师。(信息来源:摘自《菩提心》)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