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忍心给宝宝讲经典童话(发帖人:huowenyin) 我发现在《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民间故事》、《伊索寓言》这四套书中,至少有几十种杀人方法,用毒苹果、砍掉脑袋、沉潭、扎瞎眼睛、断足、剁手、骗人进陷阱…… 宝宝从一岁四个月开始会在晚上睡觉前说一句话:“妈妈,讲!”同时把一本图画书交给我。正式给宝宝讲的第一本书是“小小孩影院”系列中的《小红帽》。这本书是她自己挑的。那天我们到书店玩儿,宝宝指着靠墙的一排书架,咿咿呀呀了半天,忽然喊了一声:“帽!”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就看到了这本《小红帽》。 坐在书店的台阶上,我们“先睹为快”。一页页翻过去,心开始往下沉。我小时候怎么没发现,小红帽的故事这么暴力和血腥?狼吃掉小红帽,又吃掉外婆,猎人出现了,拿着刀划开狼的肚皮,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凶杀啊!我把书合上,抱起宝宝回家,宝宝很珍爱地抱着她的“帽”,全然不知妈妈正在策划怎样让这个血淋淋的“帽”赶快失踪。 在“帽”之后,宝宝先后拥有了这个系列童书中的《小羊和狼》、《小熊请客》等等。伴随着宝宝成长,“教育的力量”开始显现。一岁半的时候,她对玩具小山羊说:“滚过来!”这句话出自《小羊和狼》,狼就这样对小羊吼叫;她拿着一块貌似石头的胶皮积木殴打长得像狐狸的绒毛狗,这一招是小熊和朋友们对付不请自来的狐狸时用的;她拿玩具刀一边假装划开泰迪熊的肚子一边大声说:“妈妈,找帽!”因为小红帽就这样被猎人从大野狼的肚子里救出来……这些书,自然都陆续失踪了。 到了一岁七个月,宝宝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一天当中除了睡前要“讲”,其它时间也常常会拎出一本书来要求“讲”。她的记忆力惊人地好,讲过一遍的故事,总有某个细节、某句话会被重复下来,或者模仿出来。 上个星期的某天,我去采访回来,顺便从超市买了苹果。刚刚进门,宝宝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叫:“亲妈妈!”我很得意,以为这是她的发明创造。赶快拿出苹果,告诉她:“宝宝,亲妈妈给你买苹果了!”谁知她非常认真地推开我的手,皱着眉头说:“有毒!”我一下联想到之前那些被我藏起来的小孩书,这应该是“教育的力量”!我在宝宝的玩具堆里赫然看到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被虐待的噩运是从有后妈开始的,后妈很坏,所以,我是亲妈妈;后妈毒杀白雪公主有很多方法,最后奏效是靠了一枚被毒水浸泡过的苹果,所以,苹果有毒……这本书也要不得了!当天晚上,宝宝到处找《白雪公主》,找不到,问我:“公主呢?”我说:“公主回家了。”她很失望,咕哝了一声:“死了……” 宝宝熟睡之后,我把家里的图画书、童话书全部翻出来,一本本进行大检查。我发现在《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民间故事》、《伊索寓言》这四套书中,至少有几十种杀人方法,用毒苹果、砍掉脑袋、沉潭、扎瞎眼睛、断足、剁手、骗人进陷阱……不一而足。而这些书,恰好是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然而现在,我真不忍心也不敢给宝宝“讲”,我不知道她那么小的心和那么单纯的眼睛里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鲜血和残酷。 很多图画书是我在宝宝还没有出生时买的。那时看到好标题、好看的封面就忍不住要买,特别是看到自己从小到大一路读过来的童话,更要买下来给她留着。那些图书介绍中有一句话常常被反复引用:“这不仅是给孩子的故事,也包含了成年人对人生的思考。”当年我觉得能当得起这句话的童书,应该是深刻的、好的,而现在经历了“亲妈妈”和“苹果有毒”等等事件之后,我不再这样想。我希望每天给孩子“讲”的都是美好的故事,没有任何对残酷人生的所谓思考和反映。即使现实并不如故事一样美丽纯净,即使孩子有一天终于要面对故事之外的世界。但我还是这样希望,毕竟,童年的时光太短、太短了……
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