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执著

执著,玄奘法师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 兰溪 

《西游记》取材于大唐三藏法师取经的真实故事。唐僧原型玄奘,俗姓陈,河南偃师县人,早年在东都洛阳的净土寺出家。因当时的佛教教理有矛盾之处,僧人们难求究竟,因此,他立志到天竺(古印度)寻求教理原典。

贞观三年,玄奘正式提出要到印度西行求法,唐太宗不允许,他被迫采取偷渡的方式。当他走到边境烽火台的时候,遇到两个佛教徒,帮他度过了四道烽火台。到第五道烽火台,不好通融,玄奘只好绕路,结果,他迷了路,困在一片流沙中,九死一生才找到水源,走出沙漠。

途经高昌国时,国王很佩服他,希望他能留下当国师,玄奘不允,国王只得强行扣留他。玄奘为表西行的决心,绝食四天四夜进行抗争,国王见他命悬一线,被迫同意放他。但国王提出了几个条件:第一,要与玄奘结拜为兄弟(《西游记》中唐僧与跟唐太宗结拜);第二,取经回来,要到高昌国讲经说法(但当他回来时,高昌国已经被灭了)。玄奘临走,国王给了他四个小沙弥,作为侍者,二十五个人力侍卫,还有大量财物,可以作二十年路上往返的费用。此外,国王还写了二十四封给沿途各个国家的介绍信。

三年后,玄奘得以顺利到达古印度,来到那烂陀寺,这是当时印度最高的佛学学府。寺中戒贤法师,时年近九十岁,当时在印度享有最高威望。玄奘跟戒贤法师学习了五年,又到其他地方游学,达到古印度最高的学术水平。他的学术水平不是某机构授予的,而是要经过自由辩论的考验。

当时,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的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共五六千人参加。玄奘主讲,任人问难,经过辩论,最后无一人再敢发问。一时,玄奘名震五印,成为人们公认的最高水平的高僧。

贞观十九年,玄奘学成回国,返回长安。此时,玄奘已经46岁,出外游学17年,经过了56个国家。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出迎于东都,给予最高规格的接待,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还找玄奘特别谈话,希望他还俗当官,被他谢绝了。

于是,唐太宗就在长安城慈恩寺给他设立了翻译机构。之后,玄奘翻译了大量佛学经典。他的梵文和中文水平都很高,随念随译,文字准确文雅,至今,仍是中国佛学翻译家中的典范。

目标与手段

兰溪:有些“大师”开口闭口让别人放下,唐僧为什么这么执著呢?

愚子:《现代汉语词典》对“执著”一词的解释是“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久而久之,“执著”被看成贬义词。其实,执著本身并无对错,具体情况不同,对待的方法也不同。

兰溪:执著能成就事业,但有时又让人痛苦,到底什么时候该执著,什么时候不该执著呢?

愚子:一个人执著于什么首先看他的目标、宗旨、信念,如果这些错了,越执著,错得越多,危害越大,痛苦也越深。比如希特勒,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妄图称霸全球,这是典型的为追求权力与财富的妄想。其结果是,六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七千二百多万人丧生,他本人也成为千古罪人。唐僧取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追求真理,有“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正念,因此才有,“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一步生”的誓言。修行就是要人们分清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正念。对正念的执著追求,是成功的起点,哪能放下呢!

兰溪:有些事情没有那么明确的是非,比如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如果女孩并不爱他,拒绝他的求爱,他是否还要执著地追求呢?

愚子:诗经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天经地义。然而,男孩被女孩拒绝了,下一步是选择执著地追求,还是放弃,这就关系到理解执著的第二个层面。他也许可以再作努力争取,但不应强求,甚至不择手段。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年妇女,已有一子。一天,她突发奇想,还想再生一子,苦苦求之而不得其法之际,有一老妇人建议:“天神无所不能,你可祀天,必能心想事成。” 中年妇女依计而行,掌管祭祀的人提醒她说:“你若用自己最心爱之物祭祀天神,心诚则灵。”这位妇人思来想去,自己最心爱之物唯有独子。求子心切的妇人忍痛杀死自己的独子,取其血以祀天,坚信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