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用香(2)

佛法中,香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也就是说,鼻这个感官所感受的一切都称为香,因此,佛法意义中的香就包括香、臭、不香不臭三种情况。如《入阿毗达磨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

  佛法中,香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也就是说,鼻这个感官所感受的一切都称为香,因此,佛法意义中的香就包括香、臭、不香不臭三种情况。如《入阿毗达磨论》云:“香有三种,一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违名平等香。”《五事毗婆沙论》云:“诸悦意者说名好香;不悦意者说名恶香。”事实表明佛法对香的定义是十分深刻而科学的,因为世间所谓的香臭对于各种生命体来说都是相对的,是与众生的感官需要和心识状态密切相关的,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无常变迁的,虚幻不实。因此佛教将“香”定格为“尘”境,要求修行人对香境不要生起贪染执着之心,若能善于观察香境的虚幻亦能悟道。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云:“云何观察香鬘涂饰所有变异无常之性?谓先观见种种香鬘,鲜荣芬馥;后时见彼萎悴臭烂。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又如《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沉香水,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在《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阐述修持者若能专诚地忆佛念佛,则能受到佛的加持与接引,将之喻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同时,佛教认为焚香有助于修道,所以提倡在打坐、诵经、礼佛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良好的修行环境。也因此,香炉(或薰炉)成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与佛坛之三具足(即香炉、花瓶、烛台,也称三供)、五具足(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也称五供)之一。一般备置者为置香炉(又称为居香炉),最常见于印度古代之雕刻遗跡;持于手上者为柄香炉;用于跨越,以清净身体,呈象形之状者为象炉(象征传说中的香象渡河,谓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萨证道最深、最彻底),亦可用于床饰与桌饰。自手持之小香炉至置于室外之大香炉,有各类形状,材料种类亦极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制品,亦有陶制、琉璃、象牙、紫檀制品等。置香炉中,以博山香炉为著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係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于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另有火舍香炉,类似密教法具之火舍,为一三脚平浅器皿,附有半圆形之盖,盖上有桃形与云形之透雕。此外尚有形如灯笼而无笠之金山寺香炉,与形状普遍之鼎形香炉。鼎形香炉有三脚支架,两侧有耳,半球状盖,常附有雕刻。无耳者称三足香炉。

  由于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教很早就用香来治病。用于治病的香品,也称为“香药”,是“佛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医学关于香药的知识使我国中药材的种类得到了扩展,增加了沉香、熏陆香(乳香)、鸡舌香、藿香、苏合香等新药材,而且在《本草纲目》等经典医书中增加了“芳香开窍类”药材。佛教“七香汤”是指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等七种香药煎沸而成的汤汁。中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早晨饮七香汤的风俗,律宗称为“甘露汤”,禅寺常用此汤在佛诞日浴佛,或煎七香汤给大众饮用。
  由上可见,佛教的香文化十分丰富,已成为我国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