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开示录

⊙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我们要立即断然的舍弃所有一切矫饰性的虚言、妄语,我们必须明了,虚言及妄

  ⊙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我们要立即断然的舍弃所有一切矫饰性的虚言、妄语,我们必须明了,虚言及妄语就如同我们躲在围墙后面过活,这是使生命落入虚假及不自在的原因。

  ⊙现实的生活,便是涅槃本身的活动,两者之间,并无丝毫差别。

  ⊙但求息妄,莫更觅真。

  ⊙‘光’,对于从来不考虑它从那里来的人,也会照亮他。

  ⊙行住坐卧皆是妙道,身心动静总是禅机。

  ⊙自心如秋月何必向外驰求?

  ⊙只要识得平常心,则一切处都是道,不识这平常心,就颠颠倒倒。

  ⊙坚固心历久不变,平常心动静一如。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地狱不为苦,不了自心为最苦。

  ⊙幸福是由分享而来的。

  ⊙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绝对没有幸福。

  ⊙幸福在我家的炉边成长,而不该在别人家的庭院摘取。

  ⊙如何把握生命,这是智慧之中最大的工作,因为它是生存这个伟大技术中最难的章节。

  ⊙河流不断,然而却非原来之水并不停留,世上的人亦是如此。

  ⊙生者必灭,会者定离。

  ⊙妄想来了,就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两个人同时从一个窗子往外望,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则是看到了星星。

  ⊙为了爬很陡的高地,首先必须慢慢地走。

  ⊙只要能开垦心地,要开垦世间的荒地就不难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机智不过是夏天的衣服,而真理却是任何季节都适穿的。

  ⊙与其发现一个真理,还不如减少一个迷惑,更能够令人聪明。

  ⊙处事大忌急燥,急燥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从解脱的人到烦恼的人,其间只不过一步而已。

  ⊙小的水壶很快就会热——这就是小人。

  ⊙慎终如始,绝无败事。

  ⊙人要是因小事就够快乐的话,就绝对不会有做大事的企图。

  ⊙众生的野心如同奔流般,绝对不会回头向后看。

  ⊙不能自制的人无法称为自由人。

  ⊙金钱是良好的佣人,也是恶劣的主人。

  ⊙金钱就像堆肥—除非散布,否则无用。

  ⊙我们为了赚钱而有头脑,为了花钱而有心情。

  ⊙不必花钱寻找快乐的人是最富有的。

  ⊙人类之德不是由他异常的努力来测定的,而是由日常的行为来测定的。

  ⊙以德胜人者荣,以力胜人者亡。

  ⊙团体的团结与否,在于每一份子是不是都能够互相包容。

  ⊙在结婚之前,两眼要张大,结婚之后,要闭一只眼。

  ⊙当你追忆往昔之时,也正是遗失现在的时候。

  ⊙爱情是盲目的,但是愈远却看得愈清楚。

  ⊙女人的舌头在她的身体中,是最后停止活动的部位。

  ⊙忠告很不受欢迎,而且最需要的都被敬而远之。

  ⊙与其用言语来装饰真理,还不如去实行。

  ⊙能够计算的爱是贫穷的。

  ⊙没有比澄然的清净自性更软的枕头。

  ⊙诚实才是道德的核心。

  ⊙只要对你自己真实,即使你跟任何人接触,也不会以虚伪来对待大家。

  ⊙只是等待著要做各种善事的人,绝对连一件都不会去做。

  ⊙经常保持谦虚,那么在你被称赞或被贬低的时候,较不会乱了方寸。

  ⊙恶就像山顶的滚石般,刚开始时连小孩子都能推动,一旦想要阻止它时,即使是巨人也挡不住了。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坏事要比别人所做的坏事较轻得多。

  ⊙没有比欺骗自己更容易的事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想的,我们随时都要相信。

  ⊙任何的虚伪,若没有再捏造其它的虚伪,是无法站立的。

  ⊙若你一天都保持著喜悦的心情,那么你一天皆会得心应手。

  ⊙一个真正的佛门弟子必须要‘自己去了悟’。

  ⊙不要执著于此时此地,要轻易松手,放下即是,那么你的内在就会充满平静。

  ⊙做出伟大行为的人,不见得会被所有的人喜欢。

  ⊙无论何种生命—若弱、若强,若可见,若不可见,若将生,若已生—皆愿彼幸福,无一例外。

  ⊙如果我们能从狭小的自我私利当中得到解脱,进入宇宙浩瀚无边的生命,我们便能怯除痛苦,得到永恒的自由。

  ⊙对行为客观了解是改进习气的先决条件。

  ⊙造成人类的差别并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的念头。

  ⊙所有你不能舍弃的东西,到最后它就会拥有你。

  ⊙欺骗并不是好事,因为它减损了我们的实性。

  ⊙众生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桶里,桶口用自我的塞子堵住,最后,丢入自我的井里。

  ⊙如果想要别人了解你,你就必须先和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上。

  ⊙圣人不必在心中构筑任何身心状态,也不意图去架构或摧毁任何状态。

  ⊙我执就如同流脓的暗疮,使我们受苦的就是这个‘我’。

  ⊙语言是外在的思想,思想是内在的语言。

  ⊙最清楚的观念往往因为复杂的论究而变得不明了。

  ⊙人想得愈少,就愈爱讲话。

  ⊙容器在愈空的时候声音愈大。

  ⊙当你讲得过多之时,所想的一半已不存在。

  ⊙每个人都是自己制造幸与不幸的人。

  ⊙幸与不幸就像刀子,全看你是抓住刃或柄,再决定它会伤害我们或对我们有帮助。

  ⊙运气非常不好的人可以安心,因为不会担心会有更坏的运气。

  ⊙嗔怒经常由愚行开始,而由悔恨结束。

  ⊙有幽默感的人就能享受人类的矛盾。

  ⊙若想藉著别人的安慰来解脱的人是永远不可能解脱的。

  ⊙彻底的认识了我们的无知你就会解脱,但是众生总是用更多的无知来束缚自己。

  ⊙学佛除了智慧之外还要有勇气。

  ⊙若于思惟中硬加一念知见,即是生灭。

  ⊙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多余的分别执著,因为终究会过去的。

  ⊙无常于二十四小时中皆平等的支配著一切的众生。

  ⊙知见不立知,当下即是涅槃。

  ⊙迷昧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望文生义,三世佛冤。

  ⊙我们制造了幸与不幸并称它为命运

  ⊙结婚—就是无论用何种罗盘都无法发现航路的荒海。

  ⊙心好处处好,心坏处处坏。

  ⊙这世上对某些人来说,是为了要爬升的梯子;对某些人则是为了要下降的梯子。

  ⊙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我们并没有时间一直将憎恨及不平留在心里。

  ⊙人生就是—在不知道什么是人生之中,已经过去了一半。

  ⊙人生就像尾巴一样,长度并不重要,好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说人生像舞台,还不如说像角力。

  ⊙没有一种悲伤不会经由时间来减轻及缓和。

  ⊙心的痛苦比肉体的痛苦还要坏得多。

  ⊙喜悦—是内心解脱自在的表现。

  ⊙人类现在已经变成—自己所使用的道具的道具了。

  ⊙孤独是智者最佳的乳母。

  ⊙弥陀的本愿并不挑选老少善恶之人,只要有信心便可。

  ⊙信仰是人生意义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诞生各种任务的认识。

  ⊙永远不要安住在一个念头认为自己很有修行。

  ⊙幸福是不能求得的,只有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以招来福气。灾祸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以不害人的心来远离灾祸。

  ⊙障碍者,如天空里的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

  ⊙若知现前境界皆是梦幻泡影即真修行。

  ⊙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种甘露,而无智慧的忍辱是一种压抑。

  ⊙佛法不离方便法,我们要给众生无限的希望。

  ⊙圆觉的本性并没有给你任何的业障,皆因万法唯心,都是自己的问题。

  ⊙心性本无杂念,本无生灭,祗因一念妄动而有无明。

  ⊙若不强加分别一切境界,则业障就不会现前。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我们要远离恶缘在于事相中的习气也须渐除。

  ⊙在不同阶段中,若悟平等法性皆可融通。

  ⊙觉道不必将心求悟,但于一切烦恼处透得过,便是悟处。

  ⊙真理并不需要标签,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

  ⊙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仰。

  ⊙佛陀的教化就好比是一条用以渡河的木筏,并不是要你执取,负在背上用的,而是要带你渡过生死之河。

  ⊙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形上的问题,而毫无必要的自行扰乱自己心境的安宁。

  ⊙佛教并非乐观也非悲观,它是‘实观’的。如实的观照一切世间的虚妄不实,并为你指出走向解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多认识一点自己的心性就多得一份光明。

  ⊙福报以及修行乃是点点滴滴的累积。

  ⊙布施不是为了众生的回馈而是为了要去除自己的贪念。

  ⊙若你去伤害别人,别人并不一定会被你伤害,反而是你自己的第八意识中产生了坏的种子而破坏了你自己的清净心。

  ⊙我们清净的本身,由于受到了无明的污染而变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合成。

  ⊙只要我们一天被业报所支配,则一天不能逃出轮回转生,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切记,我们只是世间的管理者,并非世间的拥有者,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一切皆是梦幻泡影,不要执著在这虚妄不实的国度里。

  ⊙一切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当你有所求时你的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得到满足便会陷入于困扰的状态下,所以,金刚经云:‘有求必苦’。

  ⊙当你有很好的建言时,必须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若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诚意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

  ⊙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真理,而从我们的心里彻底的去觉悟进而透视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

  ⊙若以自我堕落而做为表示抗议的武器是一种很无知的行为。

  ⊙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万事若能随缘,离解脱的日子已经不远。

  ⊙培养定力的起点是从宽恕众生,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开始做起。

  ⊙讲话厚道而不苛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酸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

  ⊙无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体性的利益为主。

  ⊙我们要时时观照一切本来就是无相,本来就是缘起性空,得失只是暂时性的东西,如果你能体悟到无常就如同发现真理。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全世界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给别人赢,自己并没有输。

  ⊙随缘就是—境来不拒,境去不留。

  ⊙心若清净无执,就能离开所有相的束缚。

  ⊙学习著不要去干涉别人你将会更解脱自在。

  ⊙我们虚妄的来到世间,重复的演这场错误的电影。

  ⊙犯错是很平凡,能原谅才是超凡。

  ⊙我们要以一颗虚空的心去做每件事情。

  ⊙当你跌倒的时候不要白白的爬起来,任何一种磨炼,都是宝贵的经验。

  ⊙禅的定义即是感性、理性、智性达到最高的平衡点。

  ⊙语言及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而已。

  ⊙心若混浊不清,你将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面目。

  ⊙若你心中有一念强而有力的执著,你就没有别的空间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造诬者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强烈的分别心使你无法回光返照,整天沉迷于自我的看法当中,而形成种种妄想更使自己痛苦不堪。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愈单纯的人愈能享受心的澄然安宁;愈复杂的人,愈会束缚自己于自我的牢狱里。

  ⊙生命本来就很单纯,若我们硬把它想得很复杂,那也会形成一种负担。

  ⊙佛陀是发现真理的觉者,而不是去创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创造的东西并不能永久,因为他并不是发自本性的东西。

  ⊙文字是心声的写实,心声是文字的思想。

  ⊙人的起心动念是烦恼的根源,苦是跟随著那不停的追求妄念而来的。

  ⊙‘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过活你自己的生命,不要狂妄,用谦虚来表现你的生命。

  ⊙平常心: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

  ⊙吃素并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种慈悲心的培养。

  ⊙你不用怨恨,因果从来不误人。

  ⊙佛陀是最平凡的人,因为他彻悟宇宙间永恒的真理。

  ⊙看不起人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摆平自己这颗傲心却很困难。

  ⊙爱你所做的一切,不要做你所爱的一切。

  ⊙念佛要以空性为主题,先放下烦恼,念佛才能专一。

  ⊙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

  ⊙不知足的人会失去你一生所有的幸福。

  ⊙修行要像滴水穿石,钻木取火。

  ⊙不要把放下当成放弃,放下是尽全力但随缘尽分。

  ⊙学习别人的经验,可以减少我们生命无谓的浪费。

  ⊙大智者恶不从口出,若一直仇视别人那只会痛苦自己。

  ⊙‘贪心’,你的嘴脸叫做贫穷相。

  ⊙不要执著在你所看到的一些较神秘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就算看到也不要管他。

  ⊙时间并没有所谓一定的定数,于每一个空间当中都可以讲现在。

  ⊙只要你说实话,就不必常常发誓。

  ⊙若于境界中强加分别即是业障。

  ⊙人如果掩盖著良心说话,那就见不到真正的光明。

  ⊙老实是一切圣贤的标志。

  ⊙常赞叹三宝使众生有信心,就如同宏扬佛法一样。

  ⊙佛教为绝对的唯心论,一切都是心的问题。

  ⊙性识周遍法界,悟道者那里都是自在解脱。

  ⊙念佛在于专而不在于多。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著傲慢。

  ⊙给你最大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若内心常怀著罪恶感,放不下,此乃是修行上最大的障碍。

  ⊙时间是无常的代名词。

  ⊙如果你是个时常感觉自己很幸福的人,那么你的内心就会充满知足与愉悦,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是能够点石成金的,因为一切的奇迹都在你身旁。

  ⊙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众生。

  ⊙学习著相信别人,日子就会很好过。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境界若起现形时,我们要先以智慧透视观照,再舍掉习气、断种子。若还是没有办法的话,那么就要远离。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真正快乐而和平的。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才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你是你自己最好的善知识,没有人可以帮你背负痛苦烦恼,也没有人可以取夺你智慧的光芒,唯有你可以改变自己。

  ⊙执著是生命中最大缺陷。

  ⊙生命的主宰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智慧,而内心深处的智慧是由放下开始做起。

  ⊙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我们常常用自己的模式来过生活,起初我们制造了习惯,后来习惯却变成了我们的主人。

  ⊙幸福就是回归自然不假造作。

  ⊙和颜爱语的赞叹每一个众生,不出恶口恭敬至极点,将他们都当成菩萨示现,好好的保护我们这颗清净心。

  ⊙闻法要与心地相应,断除自己坏的习气,并保持秒秒安详。

  ⊙当你什么事都用平常心看待之时,烦恼就会比较少。

  ⊙不懂得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离开一切幻化的错误,当下就是觉悟。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万事不打紧,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悟道者纵横四海皆能通,随手拈来皆是慧。

  ⊙自在、无碍才是学佛的目的。

  ⊙若你能肯定自己,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虽然本性本自具足,但一样要听经闻法、解行并重。

  ⊙没有分别心和执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当你无所求时,任何事倩都不会让你失望。

  ⊙圣人无心亦无境,境界的产生只是为了方便度众。

  ⊙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无明乃是由于你没有体悟到真实的圆觉法所起的。

  ⊙若心不依法修行,名为佛门外道。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学佛最重要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无明来自于我们的念头、习气、烦恼。

  ⊙明明是恶念的习气却误认为洒脱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执著若未从实相上去磨炼是难能成就的;一切法若是理论而未去实际磨炼、体会,也只是空谈而已,如何悟后起修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业力就是我们的生死,业从无明而来,无明从念头而来,念头从不知不觉而来,不知不觉从不懂得观照而来。

  ⊙于精神上加一层错觉就是执著。

  ⊙‘变’是众生的本态,也是一种无明。

  ⊙一切的果报都离不开第六意识的思惟。

  ⊙所有的论断都不是在外而是在心。

  ⊙金钱是来让你运用的而不是让你死守的。

  ⊙人情事故会误了你一生修行的大事。

  ⊙不要浪费时间及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记住!并没有人束缚你,最大的束缚就是你自己。

  ⊙赞叹虽然是个普通平常的名词,但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似乎皆充满著生命的魔力。

  ⊙‘闲人’非等闲人。

  ⊙若落入数量、对立等观念,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业。

  ⊙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会相归性,无不融通。

  ⊙包容异己的存在,生命才显得伟大。

  ⊙文明带给我们无穷的方便,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后患。

  ⊙原始虽然单纯,但也是最好的。

  ⊙莫执于现在的享受而忘记了将来的因果。

  ⊙佛因入慈心三昧,所以对一切众生皆可降伏。

  ⊙如果你了无牵挂的活著,没有意识到私毫的自我,只有无我的觉醒便不会引发苦了。

  ⊙吃苦是修行的助缘并不代表佛道,而是要以大智慧照破无明。

  ⊙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花,即得我法二空之理。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在安详。

  ⊙一切法不受则妙用常现前。

  ⊙现在的理念思路,将影响到未来的空间。

  ⊙人由于无始劫以来受到业力的薰习,所以人性无量劫来的善种子、恶种子、无记种子皆具足。

  ⊙我们皆被无明的坟墓所埋没。

  ⊙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若你接受一切境界,境界就对你起不了作用。

  ⊙因为众生心境不同、功德力不同,所以在娑婆世界感应的东西也不同,福报不同,则业感也不同。

  ⊙清净的供养,就是尊重众生。

  ⊙修行之本就是平凡、平淡、平实。

  ⊙能放下之人,处处皆是弥陀净土,时时皆是清净佛号。

  ⊙学佛的第一理念就是要正知正见。

  ⊙透过不可思议的智慧去透视一切法的虚妄不存在性即是妙观察。

  ⊙修行要有志气,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放下即是)。

  ⊙若总是不满东、不满西,著相而修,你如何修行?

  ⊙发上品心,得上品戒;发惭愧心,得菩提道。

  ⊙人在烦恼中过、在痛苦中挣扎,在无奈中结束生命。

  ⊙复杂的宗教仪式,把佛教伟大的‘觉性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无益于知见的启发。

  ⊙当你还有一个众生不去原谅,就不能成佛。

  ⊙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不要把生命拿来造恶。

  ⊙佛陀说:‘不要用对立的心态来面临这个世间’‘对立将变成孤立’。

  ⊙空性的极至就是一切法无生。

  ⊙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可以感召佛菩萨的清净之体。

  ⊙有因缘就要度众生,以不慈悲不度众生,只求自利。

  ⊙欲入如来圆觉妙地,当处发生,当处寂灭。

  ⊙心是念力,念念随心。

  ⊙道是在心,而不是在外表。

  ⊙无念乃是没有凡夫染著之念,而有圣人清净妙有之念。

  ⊙所有的工作若能配合觉性,则所有的工作皆是佛法。

  ⊙人若不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就如烂疮般的,永远无法根治。

  ⊙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

  ⊙人在大部分时间中,都希望别人给我们快乐,这是一种不懂得回光反照的人生观。

  ⊙要多接近有智慧、善良的人,薰习的力量是很大的。

  ⊙常常退一步想,就接近圆融。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无怨无悔。

  ⊙菩萨的伟大就是能自我处理心中矛盾的问题。

  ⊙若战胜习气成佛就有希望。

  ⊙老实念佛即是通达本性。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无不是觉。

  ⊙念念无所住,念念即是真实性。

  ⊙菩萨常提起正念而不执著于正念。

  ⊙无论遇到甚么境界皆以无相待之。

  ⊙经典的教化只是方便令我们明心见性,不是要你对文字执著。

  ⊙戒为无相名究竟戒。

  ⊙戒是戒自己,不是要你拿戒律来衡量别人。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遇缘即施,缘散即寂。

  ⊙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宇宙乃是业力所感召而来的,而业力即是无明的产物。

  ⊙如果要解决一切的纷争,就必须要无限的容忍。

  ⊙快乐并非靠别人的施舍而来的,真正的快乐是觉悟。

  ⊙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法不可思议处乃在于诚心与信心。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为最。

  ⊙万法自如如,云何有动静,一切的影现皆是自心分别。

  ⊙忍受逆境,欢喜接受,一切自有因果定律。

  ⊙直下承担,不要愈求愈远,放下就是。

  ⊙当你满足了生活一切基本需要之时,你会发现,你所剩下的金钱,只是一个数目字而已。

  ⊙自观即自照,自觉即自在。

  ⊙愚痴的代名词就是假设两个字,因为你不能如实知如实证,所以每件事都是假设如何如何···

  ⊙。如此就会落入一种怀疑、推测的观念当中,如蚕吐丝般作茧自缚。

  ⊙生命只是一个念头的转变,快乐或痛苦皆操纵在你自己。

  ⊙我们于分秒当中,做事都要圆融圆满,不要去伤害众生。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乃无造作、无爱憎、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即是。

  ⊙世间最脆弱的人就是自尊心太强的人。

  ⊙当我对世间无求时,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文字不碍实相,见性万事皆圆。

  ⊙世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了不可得,我们要当下观空。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远离是非即是纯善之心。

  ⊙若能完成佛道的无常乃是真常。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若见解与我相同者,与之同行;若见解与我不同者,合掌令其欢喜。

  ⊙长时间接受赞叹的人是不堪一击的。

  ⊙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禅乃融于生活中,产生无量的妙有。

  ⊙若在主观意识当中不执著,也可以变成客观;若在客观的意识当中不能包容,也将落入主观。

  ⊙只要是行利益众生的事即是菩萨行。

  ⊙了解因果者必定了解心性。

  ⊙但息妄念,别无圣解。

  ⊙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看自己的脸一样。

  ⊙应以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法不离当处,在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觉性。

  ⊙与其要控制境界,不如控制我们的念头。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最好的依靠也是自己。

  ⊙当你执著于外境之时,清净妙明的真心自然显现不出。

  ⊙本性是随著因缘而显示出来的妙有。

  ⊙生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并无真实之体。

  ⊙所有的文字皆要汇归于觉性,由觉性中开采出智慧。

  ⊙所有无量的现相界,无非不是慈、悲、喜、舍的妙用。

  ⊙佛法的真正精神,并不是在外在的宗教仪式上打转,而是来自于内在的自我觉悟,内观自在。

  ⊙要常如是观照:‘不是众生让我们烦恼,而是自己功夫不够。’

  ⊙明鉴一切境,不著一切相,离颠倒见,了知万法唯是一心。

  ⊙充满柔软心,感恩心之人,必可成就佛道。

  ⊙若于清净心中加上任何一种见(我见、法见等)束缚在某种范围内,即是无明。

  ⊙若你破坏境界,即是破坏你的清净心(境即是心),所以我们要学习心与境界调和。

  ⊙若能适应自己的心,所有的感觉皆是一种享受。

  ⊙人主宰世间皆是一种精神作用,观念问题而已。

  ⊙有智慧的人,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看你怎么用心)。

  ⊙虽然一切皆是虚妄的尘境,但仍要对因果负责。

  ⊙最愚蠢的人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烦恼自己。

  ⊙因地心当下即是果地觉,果地觉亦不离因地心。

  ⊙意识若不停止,境界将会一直现前。

  ⊙生命的本质乃是喜悦——欢喜自在。

  ⊙悟道之人,唯心无境。任何六根的作用,皆无执著。

  ⊙在一切差别相中,当下一切平等。

  ⊙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人不要落入对立的观念,若你做个批判者,总有一天你也会被批判。

  ⊙境界乃是自心或业力所变化出来的假相。

  ⊙要离开文字的执著,就要将文字当成一种真理的观照。

  ⊙若透过文字,则会产生执著文字的假相,而加层揣测、便偏离了真如。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自性本是空性,若一直强加讨论即永不得见性。

  ⊙十方三世无一处不是菩萨布施的地方。

  ⊙善于观心,必能入道。

  ⊙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众生受苦,正是菩萨发心的时候。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凡是从经验妄想去推测分别的皆是无明。

  ⊙凡是从自性清净心中体悟出来的才是真如本性。

  ⊙执著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当我们动了个念头要去伤害众生,就已经破坏了我们清净安详的内在。

  ⊙无量亿劫来皆因我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六道的洪流。

  ⊙六道轮回乃于念头中,一念放不下即是六道轮回。

  ⊙当你内心起烦恼时,当处,当下就要叫它消灭。

  ⊙‘法’是一切善行的来源,是一切德行的矿脉。

  ⊙不分别、不颠倒、不执著即是本性作用。

  ⊙行蕴皆是苦,涅槃是极乐。认得此真理,踏上安详道。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里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要将执著化为柔软心,才能显出清净的境界。

  ⊙无明与业识幻化所产生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若了知因果,则会欢喜的安住于我们当下的每一分秒。

  ⊙佛陀说:‘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你现实的生活’。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了了见,无所见,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我们要掌握因缘,但是要接受果报。

  ⊙行住坐卧总是禅,万般计较皆是空。

  ⊙有智慧之,乃真富贵之人。

  ⊙不能将一切皆归咎于因缘,人为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自转因缘。

  ⊙时空的架构上,一切现象皆是自己的心所影现,造恶业,则离佛十万八千里,一念清净即如来。

  ⊙无量的喜悦及感恩,即近佛。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悟(了幻即离、离幻即觉)。

  ⊙本性自有觉悟,若强迫自己加层执著想去明白觉悟,你所觉悟的即不是本性本自具足的觉性了。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身心。

  ⊙无牵无挂、得大自在;依法解脱,是名修行。

  ⊙摘取‘法’的花朵,让佛法的芳香,息灭你的一切痛苦烦恼。

  ⊙不要由于别人的是非善恶来影响自己。

  ⊙有时生命所呈现的是一种无奈,若你懂得透视因缘的生灭,则随时无不解脱自在。

  ⊙愿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如来—如如不动来度众生。 

  ⊙我们要以不惜生命的精神受持真理、求法不懈,并护持正法,让佛陀教化的甘露能普洒一切众生。

  ⊙我们要常提起正念,于正念中磨炼。就如航海员一样,他方向理论虽然很清楚,但若没有磨炼的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感恩逆境,人的修行要逆境中才会更进步。

  ⊙开悟的人并不否认生灭而是当下将这一分生灭,转变为不生不灭的本性。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的本性是真的、永恒的、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修正我们的心,回复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

  ⊙众生的思想是瞬息万变的,每天都在增加或减少,改进或懊恼,因此强烈的对抗,恶缘的对立,变成一种的习惯性的错觉,时间一久,这种错觉产生了很强而有力的批判力量,就会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修行念佛是很重要的,但是‘放下’更是第一首要的功夫。

  ⊙忍辱是拥有希望的技术。

  ⊙人类于诞生的时候哭泣,活著的时候抱怨,死亡的时候绝望。

  ⊙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之间,存有安详的心态;休息的时候,存养智慧与安详,内心充满智慧,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就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就已经在你的内心生根。

  ⊙想得到幸福,就要从真理下手;真理要从心下手,心要从悟下手,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能观照无常,就有大慈悲心。因为能观照无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一旦失去什么,就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你知道这就是无常。

  ⊙心,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顺眼。

  ⊙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躲避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利害的‘念头’抛开。

  ⊙前夜喜悦的杯子,往往会给第二天早上带来悲伤。

  ⊙唯有彻底的经验苦恼,才能治好苦恼。

  ⊙我们在别人的痛苦中出生,在我们本身的痛苦中死去。

  ⊙受苦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

  ⊙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扭曲的事相转正,随时观照内心,使我们的心每天都有进步。

  ⊙合理的生活欲望不是罪恶,但超出范围的私欲就是罪恶。

  ⊙我们所有的感觉、知觉、思念、行动都是燥热的烦恼之火,也因而受著种种苦恼的困扰。

  ⊙果报并不能论断你现在的善恶,好好的安住于你现在的生活,无善不为,并欢喜的接受果报。

  ⊙自尊有时会蒙蔽理性的。

  ⊙儒家谓—一日三省吾身。

  ⊙佛家云—真观照,保持秒秒安详。

  ⊙只要你知足就没有什么境界可以难倒你了。

  ⊙我们若把执著于男女感情的力量用在念佛上,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要能掌握现在,才有永恒可言。

  ⊙成佛道的要件是‘柔软心’,柔软心就是无恨心、慈悲心、吃亏的心、处处忍耐的心、知足的心、不执著的心。

  ⊙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的修行,如果它的心灵并未远离贪欲与执著的话,就像想要在湿润的木头上起火一般,绝对无法达成目的。

  ⊙气质乃是发自于内心的修养。

  ⊙一切事得成于忍,能忍方名为大丈夫。

  ⊙再大的境界抵不过一个观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