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来,在世间人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度昌盛,几度衰竭,时而被人污染神秘,时而被人怨起贬杀,很难以其本来面目真真切切地显示于社会,应了“好事多磨”这一条世间哲理。由佛教这种长久坎坎坷坷的进程,造成不少人对佛教的误知误解。剖析所有误解,我以为最为普遍的误解是将佛学视为一种空洞的学说,视为对未知世界、理想世界的一种构想,是一种渺茫的精神寄托。由此认为佛教对现实世界是视而不见的,是不正视现实的;或者说对现实世界是无能为力的,是束手无策的,是回避的。因而许多人轻视佛教,不承认佛教的社会价值,有人甚至认为佛教是闲人之学,认为佛教与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现实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一、四大是万物的基础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本体,而一切物质的本体是同一的。这种理论归纳起来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宇宙间无以数计的物质间的差别,只是这同一本体的诸种变相而已。佛教剖析物质的结构时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所组成,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生物都不过如此。这里的“地”是指一切有阻碍的固体,“水”是一切流质,“火”是一切有温暖作用的热能,“风”是一切流动的气体。佛教认为这四大是万物之种,一切物质的变化,不可胜数的种种物质的生灭都是这四大的聚散离合。这四大物种为什么会构成物质世界的种种变化呢?因为地、水、火、风四大物种都具有空性。正是这种空性的特点,四大物种便会此散彼合,川流不息,导致宇宙万物生灭循环。这空性便是活力,空性是万物变化的特性。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佛教所讲的空,并非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什么也没有”的意思。佛教指的空是一种特定的境地,也可以说是物质形态的一种特殊状态,或者说是物质的一种“能”的状态。现代物理学中不是有一个“物质不灭”定理吗?什么不灭呢?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灭时,而物质的质量、能量不灭。此灭彼生的物理定义与佛教中的无生无灭的理义如此相融,人们应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觉醒一些迷妄。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0年1月22日一期上的一篇题为《无限的能量》的文章指出:真空并不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能量。科学家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极富想象力的装置将其利用起来。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要向真空要能量,这无疑是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是对物质本源上的一次深层的探索。相信随着人们认识上的深化,对佛教所指的物质的空相有更为贴切的认知。佛学将一切物质均称之为色法,色法共分为11种,就是眼、耳、鼻、舌、身、色(颜色)、声(声音)、香(气味)、味(味道)、触(一切令触觉生起的法)、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又分为五种,即极略色——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细微的色;极迥色——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远的色;定果色——由禅定所变现的色;受所引色——由持戒律所引起的色;遍计所执色——并非实有却由意识错误执著为有的幻象。佛学对物质结构有由粗至细的分析,如微尘可分析至邻虚尘,邻虚几乎等于虚空,这时物质的形相已失去,从物质的角度看己成为非物质状态,由此进入物质的空性。这种空性可转为色,色也可变空,这即是佛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气即是色。”(《心经》)的真实含义。现代科技的进步已经将物质从分子分解到原子,由原子分解到质子、中子、电子直至夸克,这种对现存物质逐层分解到相当程度时,当代高能物理学者们又提出到宇宙中去寻求“非物质”、“反物质”、“暗物质”。无疑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跳跃,是认识论上的进步。当然,靠物质的手段去寻求“非物质”,能否成功,还令人质疑。 二、业是生命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