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十,不依经论:佛讲经,菩萨造论,皆是为指导众生修行。修行者当依经论,不应依自己的感觉或道听途说。有一类邪师不知何为实修,也不愿学习经论,只凭一时灵感胡乱指示他人。今天主张拜忏,明天赞叹供灯,后天又推崇火供。行此种种,既无正规传承,又不知具体仪规,也不管是否能使实行者得到利益,只如小孩过家家一般,按程序玩一遍了事。因为无知的缘故,在此过程中,更会时时做出些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开示”:比如,“上三支香时一定要先插中间的”,“磕头必须先出右脚”,“火供时烧掉的面越多功德越大”等等,甚至闹出以猪头,鸡头供佛的丑剧。若有人对此类言行提出疑问,邪师便面露不悦,甚至呵斥捶打。大善知识则不是这样,凡有所教授,必然以经论为据以坚定弟子的信心。弟子若提出疑问,他们也不会心生烦恼。 其十一,不入实修:有一类邪师虽广学经论,但并不信正法,也不依之实修。只如世间搞学术研究者一般,在经论文字相上兜圈子。他们虽著作等身,学问满腹,但常为烦恼所困,遑论解脱成佛,保持人天福报尚不可能。大善知识以经论指导实修,通过实修认识烦恼之本性即是菩提,而真正生起圣道功德。他们为调伏弟子,有时虽会现烦恼相,但心中是决无任何烦恼的。 其十二,常住俗间:有一类邪师心不能安住在道场,反以“弘法利生”为名四处乱跑。今日要去五台山盖茅棚闭关,明日要到藏地求法,后日又要去印度朝圣。他们以此为幌子,游玩于各地,顺便骗取当地信众的供养。大善知识皆依阿兰若处修行,即便有弘法因缘,也是受请而往,传法立即返回,决不会像常住俗间的邪师一般,不请自到,流连忘返。 其十三,常赶经忏:有一类邪师毫无教证功德,根本不具超度众生之证量,也不知何为超度,只为挣钱糊口,日日在寺院中敷衍拜忏,收取居士供养。若供养少则牢骚满腹,反之则兴高采烈,其表现犹如俗人月底领薪一般。佛世之时修行人皆以自身证量回向于众生而超度之,根本不用形式上的经忏。施主随意供养或多或少,行者也不会生分别心。大善知识致力于实修,决不会浪费时间去赶经忏。他们以大慈悲心发愿度尽有缘众生,也不会为博得名闻利养而作超度。 其十四,身见深重:有一类邪师十分爱惜身命,大部分心思皆花在如何保养自己,如何延长寿命上。他们乐于求医问药,营建寺院以为安乐窝,对于真正的弘法利生事业,却是不闻不问。大善知识决不如此,他们为正法住世,终其一生励力实修,随缘传法,不顾疲劳疾病。 其十五,算命看相:有一类邪师常给人算命看相,说祸福道吉凶,以此为招徕弟子,博得名利的手段。佛制戒中严禁弟子占卜,观相,预测吉凶,《大智度论》中亦呵责为“邪命”,若是大善知识决不会有此类行为。 其十六,乐谈俗事:有一类邪师对于学修正法毫无兴趣,每日只好谈论世间俗事,无论天文地理,时事政治,体育赛事,世风民俗,家长里短皆津津乐道。若遇居士问如何处理自家俗事,他们不能借以启发其出离,从法义上引导其入实修,反而就事论事,卷到居士的俗务中。大善知识只以众生的解脱成佛为念,决不会充当此类“家庭辅导员”,以世俗观点教导人。逢此情况若能对只谈俗务之居士当头棒喝,使其狂心顿歇,才是真善知识,真大慈悲。 其十七,造作慈善:有一类邪师为提高声誉以吸引徒众,专以搞世间慈善为务,今日慰问敬老院,明日捐助建学校等,而忘却了出家人修行弘法的本分事。世间慈善虽能救众生一时之急,但终究是轮回之因。更何况用十方信众供养寺院常住的财产救济世间人,不合佛制,且折损受施者的福报。因此,大善知识唯以正法布施人,往解脱道上勉励人,从心性上指示人。其起心动念,言谈举止皆为令众生皈依三宝,出离生死,明了法性。若非如此,即使做出令天下贫者皆富的慈善事,亦是邪师,正如《华严经》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其十八,世智聪辩:有一类邪师对解脱生死毫无把握,也不知在阿兰若处实修,只是通达一部分经论的文字相,便以为能弘法利生。他们一遇恭维礼敬即生极大我慢,认为只有自己对经论理解最确切,只有自己所学乃是正法。讲解经论时,其目的不在引导人学佛解脱,不过为炫耀自己博学多闻。若人不信服,便与人争论强压服之,言词逼人,烦恼炽盛之态与俗人吵架无异。更有在网络上建立论坛,专门以辩论为弘扬正法,铲除魔说者。实际又如何?即使辩胜万人,对生死能有把握吗?能给辩论失败者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吗?若不能,此种辩论不过是世智聪辩,与魔王言说无异。真善知识相互讨论,只为澄清经文本义而依之入实修,决不会为辩论而辩论的。 其十九,毁失密行:有一类邪师为吸引信众,常有此类言论:“我念某某心咒已经多少万遍”,“我的本尊是什么,功德极大”,“我在何处闭关多少年”,“我修行时现起如何殊胜境界”如此言行早已将三昧耶戒中“甚深密义不外泄”一项破坏无余,死后必将堕落,何谈解脱!大善知识不仅对于自己的本尊,所持咒语,闭关地点,修行觉受等守口如瓶,乃至连修法所用念珠都不示人,怎么会随便与无关人谈论这些? 以上所述十九点,是当世邪师典型的表现,哪怕只具一种,即可判定其为邪师,而决不能依止。若已经依止也应尽快离开,不再接受他的教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