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还家的风俗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感恩

                                                   亡灵还家的风俗

 

   在我们苏北,民间风俗,一个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在还家、五七这些日子里,亡灵和阳世的亲人还有些许能够交流的机会。天地鬼神慈悲,知道凡夫阴阳虽隔,情爱未断。因此,随顺世俗人情,制定出这一具有人情味的乡欲例规。
   一个人死了,入土之后,阳世的亲人要请阴阳先生掐算掐算,看看亡者在哪一天会还家。(还家的日子都是在七七日之内)。在亡人还家的那天晚上,丧家人会早早吃完晚饭,在桌子上摆上酒杯、菜肴,还在门后放上一堆摊开的锅灶里的草灰。酒菜是为押送亡人的公差准备的,希望差人可以对亡人好一些。第二天早上,门后的草灰往往会留下脚印之类的印记,表示亡人已经来过家了。
   我妈妈告诉我,她的奶奶去世后,还家的那天夜里,我外婆带着三个年纪尚小的舅舅,早早吃完饭睡下。夜里,我外婆听到房子上面好像高粱杆子拖来拖去的声音,动静很大,这,就表示我外老太还家了。我问妈妈,也许是黄鼠狼什么小动物弄出的动静呢?我妈妈说,绝对不会的,你外婆听得很清楚。那是因为你的外老太放心不下她们娘儿四个。因为当时是解放前,我外公是民兵游击队的,北上抗日的时候,外公跟着陈毅栗裕的部队走了。我外公是独子,两个姐姐早已都出嫁了。家里只留下我外老太和外婆以及三个年幼的舅舅。我的外老太死不瞑目,生怕我外婆丢下他三个孙儿一走了之。当时条件太过于艰苦,有男人的人家,要想养活一家人都非常不容易,何况我外婆一个年青女子带着几个孩子,何况还是共产党的家属,这就更艰难了。后来,我外婆不负老太太的期望,含辛茹苦把我几个舅舅拭拉扯到解放后,一直等我外公回来团圆。我妈妈是解放后,外公回来生的。世间人真苦,恩爱情重,抱魂作鬼,不曾割舍。
   我还听我妈妈说,她们村里有一户人家。亡者在世时相当缺德,尽干坏事。死后,在他还家的当夜。家里人听到铁链唏里哗啦的响动。这是因为罪过太重,还家的时候也带着刑具呢。这个人看来可能要下地狱了。第二天早上,家人在门后的草灰上,看到了铁链的印痕。
   “五七”的习俗肯定是来源于佛教,在人死后的第三十五天,叫做“五七”。家乡人认为,亡者在“五七”之天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中阴”。末学的家乡是佛法断灭之乡,极少有了解佛教方面知识的人,而这一点却和佛法说的暗合,也由此可见佛法是真实不虚的。“五七”,要比还家更隆重一些,“五七”这一天,有好几项“节目”。在“五七”的这天早上,阳世的亲人对着太阳看,可以看到一个黑影一跳一跳的。这就是说明亡灵是显灵。我爸爸在他的奶奶去世时候的“五七”,亲眼看到过这一现象。还要包饺子去坟上上供,还要烧纸钱。还有一个相当于灵煤招请亡灵之类的活动,不过没有什么仪式,只是亲人们聚积在一起,让亡者的子女轮流拿着一个黄纸在桌腿上贴,当然,是不用任何东西粘贴的,一般情况下,只有亡者最疼爱的那个子女才会贴上去,而不掉下来,而且还很有吸力。我奶奶去世的时候,“五七”,是我三叔贴上的。我三叔去世的时候,是我堂姐贴上的。我三叔最疼爱的是堂姐。
   亡灵还家和“五七”大致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惭愧的是,末学没有去采访那些有经验的老人家。如果采访采访,肯定会写得丰富得多。
   在冯冯居士的一篇文章中,冯冯居士的一个朋友死后,他每次去到他朋友的坟上献花,当他把花放在坟前的一刹那,他的手都会明显的感觉到一种力量,久久地按着他的手。朋友对他的留恋之情,尽在不言中。这个故事,我看过几次,每次读到这里都很难过。也由此可知,亡灵确实有一种力量。末学想,他们的能量就是他们的意念,因为没有身体的负累,意念的力量就会很巨大,而我们阳人,有身体,有六根对六尘,有念念迁流的妄想,反而我们的意念力量开发不出来。只有通过专业训练的气功师或是心地清静的人,才会使用意念的力量。
   末学记得,十来岁的时候跟着爸爸去杭州,在游岳坟的时候,岳飞的坟墓,是用石头砌的,有好多人用硬币在往垂往直的石头上贴。我爸爸每个硬币都能贴上,不会掉下来,我有的可以贴上,有的贴不上。而我爸爸的一个老领导则一个也贴不上,无论他怎样着急,硬币就是会掉下来。岳飞,精忠报国,一身正气,死后成为正直的神灵。因此,每个来瞻仰他的人,只要有善根、有诚心,岳飞都会显一点灵力,以此鼓励,做好人,行好事。末学想,这可能就是能把硬币不靠任何胶水,而能贴到石头上的原因。
   或许有的师兄会以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见责。孔夫子当时的观点当然是对的,是为了防范民众迷信邪鬼神,为了杜绝有人打着鬼神的旗号欺骗众生而说的。而现在修学如来出世间无上大法,如果不常常说些鬼神的情状,以此引人入胜,导归佛门。而佛法高深,连菩萨还有所不知,如果不从浅近入手,岂不是断了众生学佛的善根了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