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不利于善终(3)

同样,临终关怀也是佛教全力付出慈爱的一项事业。《大唐西域记》云:祇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

同样,临终关怀也是佛教全力付出慈爱的一项事业。《大唐西域记》云:祇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悯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说明佛陀在世的时候,就亲自照料生病濒危的比丘,可谓慈心久远。

佛教的净土法门是极为殊胜和易行的临终关怀方法,病患者虽然个人情况不同,但是死前恐惧与担心等种种不良情绪都是极易产生的。对于出家学佛者,佛陀要求天天、时时、念念都要把生死看淡,经常防护自心,令生正念,没有贪着。与人为善,广行布施,广结善缘,从而获得临死前心灵的平和和外在环境的和善。然而佛法无边,不舍任何一个众生,对于没有信仰,没有修行,乃至犯过种种过失的普通凡夫,佛陀也在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中广开方便之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念往生”之法。

《无量寿经》云:“佛语阿难……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而且《无量寿经》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亦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阿弥陀经》中也说到了这种无比殊胜的临终关怀:“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说明,对于濒危者,阿弥陀佛许下了极为严肃和庄重的承诺。如果临终者能够理解并且深信这个承诺,持佛名号,佛就能够不予舍弃,慈悲引渡。这是极为可靠的临终关怀,不仅使临终者减轻痛苦、伤悲,更重要的是给临终者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克服了对死亡不可知的极大恐惧。不仅可以使亡者安然离世,而且在离世之后,仍然获得无穷的利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