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

关羽,伽蓝菩萨

关羽为何变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

 

 

 

关羽,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逝后被历代帝王褒封,倍受民间推崇,成为儒释道三教并尊、百姓膜拜的万能之神。由关公崇拜衍化而来的关公文化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在中国,但为何在寺院里会看到中国本土神明关公,化身伽蓝菩萨受到供奉,成为佛教大护法?

一、伽蓝菩萨根由

 “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道场的通称。伽蓝神就狭义而说,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讲,则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褊视,统称“伽蓝圣众菩萨”。《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马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区区只有十八神能全部守护?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印度佛教里,一般伽蓝菩萨是古代护持佛法的伟大国王,如阿育王等。佛教传人中国后,比较普遍的是用关公形象作为伽蓝菩萨的代表,中国民间称伽蓝菩萨为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圣诞。

二、神化了的关公

关公(公元160-219年)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叱)人。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败走麦城,宁死不屈,被东吴孙权杀害,历史上的关公就是这样。由于关公的品行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契合,广大民众在精神上迫切需要他,所以同时被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接纳。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更是极力神化关公,塑造出了一个“浩然之气塞天地,忠义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样。神化后的关公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地位显赫,集忠、义、仁、勇等优秀质量于一身,成为万世道德楷模:

忠关公为人忠,尤其是忠君。《三国志•关羽传》载:刘备与关公“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刘备)周旋,不避艰险。”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关公、张飞战败失散,为保皇嫂,关公暂时投降。曹操费尽心机,拜关公为前将军、汉寿亭侯,礼之甚厚。但关公却表明“吾极知曹公待吾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最后尽封曹操所赐之物,千里走单骑,护着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回归刘备,并最终为刘备“断首捐躯”,表现出他坚贞不二的忠君思想。

义关公与友信,待人以义。义使他桃园三结义以后,对刘备义不负心,重旧主,轻新恩,辞别曹操,跋山涉水去投刘备。义又使他报答曹操知遇之恩,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并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不忘旧情。义还使他战黄忠时,折服黄忠,且在其失利时,予以“义释”。

仁关公处世以仁,为人宽宏。在许昌,曹操送他许多金帛美女,并封官加爵,然而关公丝毫不为所动。辞别曹操时,封金挂印一身清白,不贪官高禄厚。关公一生体恤百姓,关心士卒,礼贤下士,常怀一颗仁慈之心。

勇关公勇迈绝伦,智勇双全。“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表现出他万人无敌的勇武。战徐州,镇荆州,气吞吴魏。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关公的神威真非凡人所及,匹马斩颜良,河北将士俱丧胆。单刀会鲁肃,江东豪杰尽惊心。刮骨疗毒时,割灸饮酒言笑自若。他威震华夏的赫赫气势,致使曹操决计迁都以避其锐。实乃神威贯古今,不愧为“万世人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