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佛教是迷信还是智信(3)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
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美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
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
大悲
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源于大悲心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其为大乘佛法。
佛陀所讲的大悲,是检视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

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
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学道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意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的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一人代替其他人承受这个痛苦吧!
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患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
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卧床不起的重病比丘,由于乏人照料,所有大小便都解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莅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清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他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隘;而佛的大悲心却是普及一切众生,而非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
超越世可俗的大悲
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此即佛陀最伟大的慈悲。
为什么呢?譬如,即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就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往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度化众生,才是实质的救度。
唯有像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他世间的慈悲只能称为‘悲’,还不能称其为‘大’,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世之名所挑起的‘圣’战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
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
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全权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

※ ※ ※
智悲双运的实际修持
那么,该如何修持智悲呢?
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14,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简约言之,可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至于其深广的内涵,则是六波罗蜜多。
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都浓缩于智悲二字。那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于一座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其中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习智与悲。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允许任何杂念,两者相互矛盾,又如何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持呢?
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
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所受菩萨戒的戒体已存在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进入空性之中。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
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停伫在证悟空性的境界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若能这样修持,则已囊括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