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缘化心,不一定化钱

许多人说:我必定很会化缘,所以才能创建这么多的佛教事业。我觉得:与其说我会化缘,不如说我会“化心”。佛世时,比丘托钵化缘,上乞诸佛之理以资法身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资色身肉体,所以又
许多人说:我必定很会化缘,所以才能创建这么多的佛教事业。我觉得:与其说我会化缘,不如说我会“化心”。佛世时,比丘托钵化缘,上乞诸佛之理以资法身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资色身肉体,所以又称乞士。乞士化缘,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年少时出家,每当春节即将来临时,我代表常住挨家挨户地“化冬”,为方圆几百里的居民发送灶符,为春节祝愿祈福。当檀那们高兴地将米粮放在我的担子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化缘,不一定化钱,能够感动对方的心意,化得一个欢喜的善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后来我常和弟子们说:“化缘化心,不一定化钱。”
五○年代,我初到宜兰弘法时,经常省下饭钱,购买佛教的手珠、项炼、杂志、书刊,和前来学佛的青年结缘,并且义务为他们补习国文,修改文章。日后,这些人都成为佛教最忠实的护法,有些人甚至随我出家,像慈庄、慈惠、慈容、慈嘉等,未出家的就做师姑,像吴宝琴、杨慈满、萧碧霞,他们四十年来,不惜身命,弘法利生,如今在教界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才。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然而有心,才会有缘,以一颗真挚的心意化导群伦,与别人结下长久的佛缘,才是化缘的真谛。
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四十多年来,我不但经常将别人送我的物品,喜舍转赠给别人,也鼓励佛光山的职事们开发佛教小纪念品,送给来山的信徒,冀望能为大家带来平安缘、吉祥缘。
多年前,林希松居士与我在电梯口偶然相遇,他问我是不是星云大师,并且表示想购买一本《台湾寺庙庵堂总录》。这本书早已绝版,我将自己仅有的一本送给他。没想到两个月后,当他知道我将在国父纪念馆主持弘法讲座时,特地花了十五万元,印了一万五千本拙作讲演集和现场的听众结缘。
有一天,他听说还在兴建中的普门寺急需付一笔贷款,立刻慷慨地借出三百万元,同时言明除非他穷途潦倒,否则不会要回这笔钱。由于这笔钱的周转,使普门寺得以在台北顺利弘法,对于北部佛教的开展影响深远。后来他举家迁至美国,目前夫妇俩人经常在西来寺当义工。当初那些怪我将绝版书送人的徒众,最后终于明白我为什么经常告诉他们“化缘化心,不一定化钱”的道理了。
数年前,我应林金松与吴锦美伉俪的请求,为他们新建的大楼取名“海天”,事后还为他们张罗,主持破土典礼。二十层的七栋大楼完工后,为了致谢,他们送给我其中的两层楼,我以之为弘法利生的布教所。吴居士有感于我的弘法热忱,去年国际佛光会在澳洲召开第四届世界会员大会时,她特地在台湾购买了一千本《传灯》,亲自拿到当地与众人结缘。类似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不胜枚举,但是社会上有许多人只看到别人布施财物给我的“果”,却不知道我先种下为别人服务的“因”。
黄英吉先生初接花莲四维高中校长职务时,曾慕名前来佛光山普门中学观摩。在此之前,他听别人说佛光山是一个商业化的地方,但是他来此挂单数日,却不曾见人向他化缘要钱。有一天,在普门中学校门口,我们偶然相遇,他问我办学之道,我坦然叙说自己的理念及建设人间净土的构想,他闻言十分感动。从此,他不但以“人间佛教”的精神齐家治校,甚至以我的爱徒身分自居,全家妻子儿女,无论是医生或是律师,都皈依佛教。所以,“化缘,不一定化钱”,化得思想的共鸣,化得心意的交流,比什么都来得更重要。
巨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迪化先生来佛光山参观时,不但没有花费分文,反而见到佛光山为社会大众所付出的努力,让他装满信仰的财宝而归。自此以后,他每个月汇寄十万元台币来山,为大雄宝殿添油香。一九九二年,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成立时,他深知创业维艰,从此每年都致赠十万美元,作为发展佛光会的基金。所以,缘不是凭空就能化来,必须要以自身的努力与诚心,来感动别人和我们结缘。
周邦本先生邀我去为“中华大佛山”的佛像开光时,许多徒众深恐我被人利用作为商业的噱头,纷纷劝我不要去。我当时想:即使如此,能为他们种下得度因缘也是件好事,所以还是在百忙之中前往赴会。开光以后,我婉拒红包,和他们说道:“我是为帮忙而来,不是为红包而来。”后来,他也捐了二十万美元作为国际佛光会的发展基金。回想国际佛光会刚在美国成立世界总会时,一切草创,真是千头万绪,百般困难,幸赖胡、周二人的协力相助,我们得以在欧美各国展开会务,如今菩提种子遍撒全球各地,因缘真是不可思议!
我一生中时时刻刻都是抱著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做人处事,即使在病痛中,也总是想著如何利益大众。去年(一九九五年)五月,心脏手术完毕静养期间,我将疗病经过与心得记述下来,订名为“荣总开心记”,寄给“讲义堂”。八月,我带著弱躯飞至美国主持北美洲徒众讲习会,社长林献章先生亲自来电,兴奋地告诉我,这篇文章得到热烈的回响,该月分的《讲义》在短期间内被抢购一空。由于我婉辞稿费,承蒙林社长好意,以刊登两个广告与我结缘,如今,我又继续为他提供百篇的“人情味故事”,以答谢大家的爱护。弟子们经常劝我多休息,有时我不免嫌烦,所以有一次,向他们说:“人是一个,命是一条,心是一点,我就是要这样和大家结缘!”
结缘,本来只是为了利他,却往往兼收自利的效果。一九九四年十二月,我首次举办“佛光缘书画义卖会”,为佛光大学筹措建校基金。当各地艺术家云集台北道场鉴赏书画时,都不约而同地咋舌惊问:“大师!这么宝贵的名家真迹,您是如何‘化’来的?”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在平常肯拿出一点真心和别人结缘罢了!”
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