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上话清凉(5)

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必须顺应社会环境、风俗等方面,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而进入更高层面的修行,又要超越这些外相,否则就无法提高。但完全否定这些外相,佛法在世间也不能健康发展。这就是真俗二谛

  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必须顺应社会环境、风俗等方面,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而进入更高层面的修行,又要超越这些外相,否则就无法提高。但完全否定这些外相,佛法在世间也不能健康发展。这就是真俗二谛,即事物的两面性,需要辨证看待。我不收女弟子,主要是指出家众。至于男众,就有条件为他们提供较好的修学环境。
  在当今社会,女性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并不比男性差。在台湾教界,就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出家女众,且人数远远超过男众,比例高达八比一。而在大陆教界,目前基本是男众的天下。所以,佛教界将来确实有必要为女众创造更多的修学条件,使她们在佛法弘扬上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善生经》,你刚才只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其实,《善生经》对相关问题的阐述是相互的,既说到妻子对丈夫的义务,也谈到丈夫对妻子的义务,我觉得还是比较平等的。当然,《善生经》有其时代背景,因为佛陀说法是对机而说。当时,妇女因为不外出工作而承担更多的家务。如今时代不同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相互协调。

  问:生活中有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这种人能否修证佛法?
  答: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可以成佛。当然,人确实存在差别。有些人世俗心特别发达,而有些人则相对超然。原因何在?就在于生命的不同积累。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造作不同的业力。有些人常怀慈悲,善根深厚,奠定了学佛的增上缘,极易与佛法相应。还有些人行为不端,障深慧浅,积聚了深厚的贪嗔痴,很难受到法义熏陶。比如那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其特点,往往是比较自我、虚伪,具有欺骗性,这与佛法所说的“直心是道场”正相反,确实会对修道构成一定障碍。不过,有情生命是缘起的,是有可塑性的。如果我们有计划地努力改造,没什么不能成功的。

  问:作为弘法者,如果以说话为主要沟通方式,是否会因说得太多而造成过失?一方面,您所说的,和我们所听的肯定不一样,因为听众难免会产生歧义,尽管这误导非法师本意。一方面,从行之于心到行之于口的过程中,有时内心明白,语言却未必能完整展示,会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这种过失是否会使您产生压力?我当过老师,有时讲很长时间,学生也听得高兴,因此会有一种满足感。另外的经验是,和同辈谈了很多之后,内心反而会特别空虚。可见说得太多,对心灵确实会产生影响。那么,法师能否达到这么一种境界,随口说,随口忘,把所有说出来的忘了?
  答:以前刚当法师时,上课或讲座都需要去准备,考虑怎样把这个内容讲好,确实会有一些影响。相对而言,现在这样的感觉就比较少。要说一点都没有,可能也不见得,至少我自己感觉不明显。
  在随缘弘法的过程中,比如回答各位的问题,表达中确实会存在不圆满的地方。当然,这也和听众有关。我现在弘法比较随缘,很多时候,是感应下的自然反应。所以,听到我说什么,其实也和你们有关。你们有什么样的闻法态度,自然就会感应我说什么样的法。说了,也就过去了,凡是表现出来的,肯定是有漏而有限的。若想真正知道我的心,那就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