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上话清凉(4)

六·佛法在当代 问:昨天明奘法师介绍,您对当代社会有很多思考。我的问题有三个:一、法师认为现代社会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二、佛法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三、佛法怎样适应主流社会? 答:这些问题是不


六·佛法在当代

  问:昨天明奘法师介绍,您对当代社会有很多思考。我的问题有三个:一、法师认为现代社会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二、佛法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三、佛法怎样适应主流社会?
  答:这些问题是不是太大了一点?世间是有漏的,也就是有缺陷的。在有漏的世间,必然有各种问题出现。社会问题不用我来说,因为社会学家多得很,你们每个人自己也能发现。
  至于佛教的问题,其实和你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大。虽说教界存在不少问题,但佛法是没有问题的。当佛教作为社会现象出现时,就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因此,佛教的问题和社会环境有关,也和大众素质有关,并不单纯是教界的问题。中国佛教经过“文革”摧残,然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迅速恢复起来,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必须相信佛法是大智慧,是圆满、究竟的,是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脱生死烦恼的唯一途径。
  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确实要适应社会。所以,我们目前也在做佛法现代化的工作。弘扬佛法,人人有责,这不仅是出家人的事务,也是每个在家居士的责任。你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一些事,比如将自身学佛心得和他人分享,也可引导亲朋好友亲近善知识,或者助印经书。总之,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承担的方式参与。我觉得,这是世间最有意义的事了。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大众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所以,中央也在号召“以德治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心态得到改变,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近年来,佛教对社会影响日盛,渗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当佛教在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后,会不会谋求更大的影响?政府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答:佛法在世间的使命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之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这也是它的存在价值。从基本层面来说,则是帮助我们获得良好心态,这正是很多人渴求的。作为佛教界,当然希望佛法得到广泛弘扬,使之更具有影响力,给社会民众带来更大的利益。目前,各地举办的夏令营,也是在作这种努力。至于推广到什么程度,由众多因缘决定。比如,佛法在世间的流传离不开政府支持,如古德所言:“不依国主,法事难立。”至于能否得到支持,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政府;而拥有什么样的政府,又与民众共业有关。从佛教角度来说,政府也是人民的福报感得。若政府真正认识到佛教对于净化道德人心的价值,那是社会之福,众生之幸。

  问:有些学者提出,社会在几十年左右将发生问题。因为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灾人祸。若没有信仰为基础,社会难免面临各种困扰。佛教是安抚人心的,那么教界能否主动参与,重塑国人的价值观?
  答:社会怎样发展,代表着众生的共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当下。在佛教界来说,积极弘扬佛法,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方面,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一方面,是实践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至于能做到怎样,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从我个人来说,一向是以无所得的心在做,不敢指望会改变哪个人,也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哪个人。当然,我希望所说的这些对你们有所启发。我做的,仅此而已。

  问:基督教特别主张慈善救助,还发展出一套理论和体制。相比之下,大多数佛教修行人却在深山中。请问,两者的社会意义有高下之分吗?
  答:从慈善方面来说,基督教做了很多年,确实做得比较好。但佛教也提倡慈悲济世,利益众生,只是更侧重精神方面,相比之下,在物质方面做得比较少。不过,这几十年已是有所改观,尤其台湾教界,如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就规模很大。大陆南普陀等道场,也在积极从事慈善救济事业。在给予众生物质利益方面,不论基督教做还是佛教做,效果都一样。所以,我们也随喜赞叹基督教的慈善行为。
  但我们也要看到,佛教有更高的智慧,能给予人类更究竟的帮助,那就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另外,佛教所要利益的是一切众生,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在行布施等善行时,更应做到“三轮体空”:了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空无自性,了不可得。果能如此,其意义远胜于普通的世间善行。


七·修行与创作

  问:我的问题想分两步问,第一,如果学禅到一定程度,内心是否会有一种喜悦、平静,做事特别有智慧?第二,我是学文学的,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是在愤怒、仇恨、绝望、痛苦的状态下写出。假如我们都学禅并达到那种境界,都很平静,很有智慧,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慷慨激昂的作品会不会产生?艺术会不会很单调?
  答: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正是修禅的利益之一。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拥有平静、安详、自在的心,确实不会再去创作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作品。但我想问的是,文学创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古人赋予文学以特定使命,即“文以载道”。本着这样的精神创作,作品才能对社会有健康、智慧的引导。而不是将人导向令人躁动的爱恨情仇,令人惆怅的悲欢离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很多迎合大众口味的食品,实际却是危害身体健康的杀手。当我们知道真相后,还愿意为了美味的诱惑而置健康于不顾吗?

  问:比如《史记》,也充满各种欣喜、愤怒的感情,但并没有把我们导向仇恨。如果司马迁也像禅者那样平静的话,可能写不出这种作品。
  答:作为历史著述,基本是以客观手法进行记录,可以说是理性多于感性。虽然也会带着作者自身及所处时代的立场,但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处于特定的情绪状态中。所以,我觉得历史传记和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文学作品,还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司马迁也学禅,能否创作出好作品呢?学禅能使人更为理性、淡定,更具有洞察力。我想,若有佛法智慧为引导,当然会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八·其 他

  问:法师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我听说法师不收女弟子,为什么?在《善生经》中,妻子要对丈夫先起后坐,先意承旨。如果我是封建时代的妇女,只负责家务,那没意见。但现在我要承受比丈夫更重的社会压力,一边要工作,一边要把家照顾好。那么,怎样理解这种平等呢?
  答:一切生命有相同的层面,换言之,六道众生和十方诸佛在某个层面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迷悟与缘起的显现。佛法的缘起论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显现,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男众、女众,有地位、没地位等,只是缘起的假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