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业报观念,是印度奥义书所阐述的思想之一。佛陀提出别于印度传统的业报观──众生形相与内涵的千差万别,皆因过去业力而有异同,更因今世种种不同的因缘变化,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朝向光明的前景或陷入坎坷的荆棘,这上升与下沉的枢纽,完全掌控在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与行事作为中。 在经典里,我们看到了“业异熟报不可思议”,它既是不可思议,当然没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供算数。然而,在菩提学程修习的这一条路上,我们明白业果因缘的展现,不是一种静态的累积,生命的活动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能否一直向光明迈进,端靠我们的坚持掌握、谨慎心念,在每次根、尘相对的当下,守护三业,如果能如此觉照,修道路途肯定是光明坦荡的笔直。 经云:“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薄地凡夫不了解今生来世所展现的业报现象,以及没有一个制造业报或承受业报的核心所在,也不能接受在生生灭灭的业报中,只有作业而没有造业者的道理。因此,我们常常被业报所戏弄、折磨而不自知。在整个生命缘起的流转与还灭中,我们显然不能再坚守自己的三毒烦恼,一心只强调自我的优越感,而不去了解自己在生死流转、忧悲恼苦的课题上,我们的力道原来是如此地薄弱,即使奋斗一生,终究要一无所有的面对死亡。这一切似乎是不能改变的,但透过修道,依循佛陀菩提道次第的缘起法则,才有能力超脱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开拓无限可能。 在《阿含经》中有很多关于业报因果的经典,如业报的“如影随形”、“果的不能暂代、不能互代”、“漏、无漏业果自受”等,值得我们深读、广读,在此仅针对以下的主题略为述说。 因缘变化,影响业报 业相应的经文,大体上是佛陀为增长弟子信心,开发善根,提升宗教情操所说的端正法。佛弟子透过端正法的修学,有所成长后,佛陀才再深一层讲说正法要的四圣谛理。在此例举《中阿含?盐喻经》(注一)介绍佛陀给予佛弟子们的教示及修习方向。本经的宗旨,明确地指示重业转为轻受的过程,若能从经文的点滴来掌握佛陀的本怀,便可进入“法”的领域。如果我们想扭转命运,必须先从自己的行为、语言、思想来著手,再加上足够的时间(寿命)修行,我们的精神领域,就能逐渐充实与圆熟。当我们具备这份内涵时,才较能对不顺心的逆境感到自在,进而有能力欣赏生命的模糊与陷阱。之后,内在心灵方能培养对生命的诚摰,渐渐地达到安详、自在。 具足了以上的因缘条件,方能笃定地掌握身心行为,而我们的业报也将有改变的空间。以下就经文内容、譬喻,作纲要的介绍: [作不善业] ◎ 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若作不善业,且“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这是因为个人的行为、语言、思想等依然故我,不能净化自己本有的不良习性,培养好的行为,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寿命)修行,使生命历程有转圜空间的机会。这好比“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此情况就像一个人感冒发烧时,想泡一杯淡淡的盐水来喝,以缓解体内细菌的流窜。然而,一不小心,倒入太多的盐巴,原想使这杯水喝起来爽口,却成为不可得的奢望。 又如“有人夺取他羊,……谓夺羊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势,彼羊主者,贫贱无力。”贫穷的养羊人“屋漏偏逢连夜雨”,生活已经十分困顿,仰赖生活的仅有资产,又被豪富、强势的人家所夺取,这个养羊的主人,能向谁去伸冤呢?已经穷无立锥之地的人,仅仅亏他人一点点的钱财,即被债主缚绑,“犹如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谓负债人,贫无力势。”这个穷人想解除这被缚的厄运,那是难上加难!佛陀以生活上浅显的譬喻,让我们明了,当我们处在这种情境之下,想要横越苦海,到达自由的彼岸,必须培养把握当下,以眼前的情境作为菩提生涯的立足点,面对现实,精进努力,方是上上之策。 ◎ 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作不善业,但“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若有足够的时间(寿命)修行,来改善、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使本来不良的习性,逐渐转好。这好比“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又“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窃羊者贫贱无势,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力”,及“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 依以上譬喻与前一段文作比较,我们了解不必为已经存在的恶业懊悔、担忧,如果因为“悔”而委顿不前、不能超越,不但对生命的成长没有帮助,反而削弱了斗志。因此,把握当下最为重要,在足够的修行时间里,只要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清净忏悔,行善不断,便可提升、改变自己的生命素质,阻绝恶业种子的成熟。让每一个当下,透过“法”的实践,将现生的业报当作未来生命的养料,更可以积极地以戒、定、慧三学清净三业,成为重罪轻受,转化业报的契机。 [故、不故作业] ◎ 三业清净,戒德圆满 本经主要在说明,故意作业与不故意作业的差别。在《中阿含?思经》(注二)中提到:“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定)受报。”故意作业的“故意”,是透过内心的反覆思量之后所作的决定。经文指出,依循身、口、意三业中,以意业的影响最为深远,因为故意造业,是经过思心所思虑决定后所发动的行为,这些业清楚地烙印在我们的八识田中,变成生命的一部分,留下深刻的痕迹,这样的影响当然最为深远。除此之外,《思经》中还例举身、口、意所作的十恶业──贪、嗔、痴三毒造成思想的偏颇,妨碍明智的思惟,所以,意业影响我们的生命体最为深远。“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透过经文提示,故作恶业,肯定不是佛弟子所应为的,我们应谨慎自己的行为和心行,不让这难得的人身,命终之后堕入苦处。佛陀慈悲、恺切地告诉我们,佛弟子应舍三不善业,修三善业,随著因缘变化,因果业报就会有种种改变。经典说:业果因缘往往是异地而熟、异类而熟,不是我们薄地凡夫所能思议的。为了要解脱过去业力的包袱,必须从佛陀的法身(经典),获得宝贵的启示与开导,以便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因此,佛陀鼓励每一位有心向上提升的佛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依循清净的三业,守口、摄意、身莫犯,看清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并且时常思惟因三业出轨所受苦处的警训,即能让自己起心动念的每一个当下,深思远虑,进而进修戒德的圆满。“具足精进,戒德成就,身……口、意净业,离恚、离诤,除去睡眠,无掉、贡高、断疑、度慢,正念正智、无有愚痴。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普周一切;心与慈俱……如是悲喜心与舍俱。”以戒德圆满为基础,再加功用行,远离诤讼,去除五盖,不让自己沦为闇昧、封闭的自我。从身心谦和,正念正智进修四无量心,如实的用功,层层增上,必能圆成三果以上的阶位。 ◎ 因缘具足,决定受报 有关故、不故作业,须再具备增上心作、更修习与随喜回向这三个条件才能成满,接下来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注三)来作说明。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决不决定受报主要在于我们的用心。所谓“增上心作”,即是透过思心所的作意,从审虑、决定而后发动的作为,有了思心所的作意,即能决定我们归处的去向。“更修习”即是作了又作,积久成习,习久成性。更将此善业不断地随喜、回向,这股力量就不可思议的愈来愈大了。具足了以上种种条件,肯定是会受报的,如果条件不具足,报与不报则依时节因缘而定。 本经谈到所有善、恶业的种子,在没有受报以前,若未修证解脱,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有业就会有报,只要因缘具足,即使经过了百千万生,业力依然存在。“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佛陀虽已成道,但仍有九种罪报(宿缘),何况凡夫!因此,若不修道而想免除身苦,那是妄想,连成佛都不可得。道业成就者可以超越心理的苦,但生理的苦依然存在,只是内心不再被身苦所系缚,而能坦然面对、接受。 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报,差别不同。”每个人对自己期望不同,所要求的疏严便有所差异,由于努力的方向和程度不同,所成就的业果也就不同。我们都应如实内省:我有几分道人的气质,几分道人的襟怀,当我能常常品评自己时,向内观的心灵就觉醒了,善业自然成长,恶业也将随著消失。 [真心悔过,令消苦果] 在《增一阿含》五十二品第八经(注四)中,纪录一段波斯匿王向佛忏悔罪业的事迹:波斯匿王为了争夺国家的霸业,杀害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他权势满足之后,却感到惶恐不安,后悔极了,由于内心的自责后悔,不断地与痛苦拉锯、交战,内心处在担忧、矛盾与痛苦的状态下,不能自拔。他恳切地请问宫中文武大臣:当今世上有谁能帮助我,免除我内心的不安与歉疚?有谁能让我的心意得到泰然?波斯匿王思考到,当今世上,唯有佛陀能帮助我去除烦忧与愁苦,于是他带著随从,来到了舍卫城的祇洹精舍谒见佛陀。 他以最恭敬虔诚的礼节,去除国王的五威仪(伞盖、天冠、拂尘、佩剑、履屣等),恭敬、谦卑地来到佛前,以至诚恳切的心情,五体投地,向佛陀忏悔,泣诉自己因贪婪所犯下的种种错误,祈请佛陀接受他的悔过。佛陀慈悲接纳了,恺切地告诉波斯匿王:人生的寿命极为短暂,寿长不过百年,若以天寿与人寿相比,时间的落差,实在无法相提并论。若只为了短暂的虚荣,却让往后的生命岁月,堕入无底深渊,而以有限的人生岁月,来代换不可知的将来,恶业的造作实在是极不值得,所以,佛陀告诫国王,应当沉静下来深思、慎思。 接著,佛陀再为国王开示,生、老、病、死如四大山从四方来折磨众生,令众生不得自在,因此,须透视这个事实,找寻一条出路。而佛陀已从觅道、至道而证道,回过头来并带领众生依循道迹前进,超脱有限的生命模式,迈向离苦得乐的解脱。从三业下功夫,若不轨范身、口、意三业,让它任性地自由发展,向下坠落往十恶前进,将会受苦无量。佛陀鼓励波斯匿王“此十恶之报,致斯殃亹,受无量苦,况乎外者乎,是故大王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以正法治民者,命终之后皆生天上……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后皆生地狱中。”应尽自己的力量,以佛法来治理国家,并引导、调伏百姓,命终之后,必定往生善处天界。 经文中,佛陀一再地警醒我们,若不谨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将来承受苦报的终究是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忙分担、顶替。而且,造作恶业会引生自己内心的惶恐与忧虑,同时加强自己趣向不良的习性。因此,佛陀殷切地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思想的建构、知识的获得、道德的培养……都不是一蹴可几或唾手可得,必须经过辛苦的琢磨,更何况改造身心素质的艰钜工程,怎能不发自内心,至诚恳切地悔过、自省,激发向上、向善的心,远离过失,超越自我。 “虽为极恶原,悔过渐复薄,是时于世间,根本皆消灭。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恶,莫为父母、妻子、沙门、婆罗门,施行于恶,习其恶行。”真心悔过,可使恶业的种子,得不到烦恼的滋润,其影响力将随著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枯萎、凋零,乃至消失。为恶,不论理由多么堂皇,不论是何许人也,最终承受苦报的,毕竟是自己。因此,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佛陀悲智的本怀,依循经义笃实学习,人生美好的愿景,即在可见之处,向我们挥手。 众生随业,千差万别 对于因果业报有正确的认识,不仅可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和轨范,它更进入心灵深处,成为生活的理则和生命的凭借,也是成全人性和阐发佛性的契机所在。 生死轮回的众生,在一个大苦阴聚中沉沦,头出头没,必须到修行成就,圆满解脱后方能尽苦。然而,佛陀为随顺世人的感受,令众生修习佛法,出离轮回,在《鹦鹉经》(注五)中述说鹦鹉摩那都提子家的“白犬吠佛”的经过始末:当佛陀托钵经过都提子家时,都提子正好有事外出,而家中的白犬对著佛陀狂吠,佛陀为它做了最确当的开示,白犬听了佛陀的训诫后,生起一念的惭愧心。“白狗遥见佛来,见已便吠,世尊语白狗,汝不应尔,谓汝从呧至吠,白狗闻已……忧戚愁卧。”都提子回家后,见到白狗愁忧不喜,从家仆禀告中得知整件事情的原委,都提子不能谅解佛陀,“欲诬世尊、欲谤世尊、欲堕世尊。”于是都提子到胜林给孤独园,去找佛陀兴师问罪,经都提子一再提问后,佛陀才告诉都提子实情,经证实之后,白狗果然是其父都提所投胎转世。 都提堕落白狗的业报,这样的结果是都提整个生命活动的总和,不是佛陀凭空想像出来的结局,因他生前,举手投足野蛮强悍,气势凌人,又以增上慢心,悭吝不舍,守著财富不肯布施。因此,今生再投胎为白狗,继续前生未尽的心愿,守护自家的财产。都提子证实了佛陀所言不虚之后,放下嗔恚之心,转为善念,再次来到僧团中请教佛陀,此时的都提子态度谦和,恭敬虔诚地禀白佛陀:“瞿昙,我复欲有所问,听乃敢陈。”都提子问:“人身何以有高、下、妙、不妙、长命、短命、多病、少病……种种的千差万别?”世尊答曰:“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不妙。”佛陀接受都提子提问后,不厌其烦地为他说种种相对之法,内容不外乎是说明,在菩提学程中的每一位佛弟子,“要怎么收获,应怎么栽”,都提子听完佛陀的开示后,“长夜得利义,得饶益,安隐快乐”,雀跃欢欣,虔诚地礼拜佛陀,依止佛陀,成为三宝弟子。 透过经文的研读,我们了解到后代佛弟子朗朗上口的一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业报纪录著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实际过程,所以,不论是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修为,应当慎重地抉择、取舍,记取佛陀的教诲,即能掌握从凡夫身迈向圣者流的契机。 人生境遇,变化多端 同样生为人,但在生命历程中,所面临的状况,却有苦、有乐、先后与长短的分别,这样的情形不禁让人怀疑,为何如此千差万别?在一期生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局势、状况,有时能清清楚楚地看它发生、进行与消逝。而有时却也模糊懵懂,糊里糊涂地看著它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面对类似的事件时,不一定引发相似的反应。有些人一触即发,嗔怒无常;有些人慢条斯理、温和婉约,因此,每个人就有其不同的业报因缘。 《增一阿含经》(注六)中,佛告诉比丘:“有四人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或有人先苦而后乐,或有人先乐而后苦,或有人先苦而后苦,或有人先乐而后乐。”此经告诉我们要明白因果与善恶业报,在一期生命中,不是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根、尘相对的当下,都能自我掌握,都能善念相续。有时浑浑噩噩地掺杂散乱的妄想,有时在无记的心态上莫名所以。因此,我们的一生时好时坏,转来转去,永远转不出六道轮回的范畴,随著这样的因缘变化,我们的苦乐、福德与业报就这样掺杂不明。 在本缘部《佛说波斯匿王善光缘经》(注七)中记载著:善光公主得宠于波斯匿王,然大王屡次对善光表示,你今天之所以有如此优渥的生活环境,受到大家的爱戴,都是因为父王给你的庇荫与恩赐。然而,善光不这么认为,她说:“我有业力,不因父王。”国王被惹怒了,将公主下嫁给一个贫穷乞丐,又告诉公主:“若汝自有业力,不假我者,从今以往,事验可知。”善光随夫回到家中,“随其行处,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发出。”至此国王才相信“自作善恶,自受其报”。 《杂阿含》九三○经(注八)中,摩诃男长者曾问佛陀:在生活的领域里,我学佛、行善,念念不忘三宝,但当今的社会危机四伏,如果有一天,我在十字街口被马车、狂象或坏人撞死、踏死,而意外死亡,那时我将投生何处?佛陀慈悲地安慰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我们的业果,随著日常生活的造作,有著种种的不同。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注九)谈到,惯习的业力,自然起用而决定招感来生的果报,不出三大类:随重、随习、随忆念。 当然,这是指生命最后的那一刹那。在这三大原则综合了我们前生、后世的因种子,映现了佛陀所说的“业异熟报,不可思议”的理则,导致生命的过程中有苦、有乐、先后、长短不一的差别。如同身体的保健,一向健康的身体,稍一疏忽受了风寒,加上抵抗力差的时候,遇到流行感冒病菌的侵袭,人就生病了。同样地,我们的业果因缘,也是稍不留意,掺杂种种的念头,因此有苦乐、先后的不同,然而这都不出“随重、随习、随忆念”这三大枢纽。 结语 “业报因果”是佛陀说端正法的初学范畴,然而,自古以来这个基本原则,一直与我们在六道中的生命取向息息相关。这生命内涵是如此地深奥,不是我们的意识领域所能及,但它却不失现实世界与实际生活的可见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努力开拓生命内在的睿智,让自己的精神领域,达到无限的扩充、提升,再循著佛陀教法的引领,了解经典的道理,不让自己因经验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走入故步自封,甚至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还沾沾自喜。期许自己,透过佛法的认知,再努力向上一著,相信能使自己的菩提学程愈走愈稳、愈宽广! 众生的心如湍湍急流,在纵横交聚、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里,往往容易忘失修行的目标,让心念飞向虚无飘渺的不可知。生命中有些成果的获取,使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从因缘法则的观点里,我们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唯有依循善知识的教化、经典的研读、道友的提携与相互的探讨……,从中获取宝贵的启示与教训,改变自己,放弃僵化的思想,从日常生活的做人处事当中,找出内在的弹性,再依长辈的栽培与自我的期许,慢慢地层层增上,我们才有能力笃定地踏稳每一个步伐,开创一条光明舒坦的菩提大道,让我们大家一起加油吧!
注一:大正1,433a-434a。
更多文章:佛教网 > 佛教因果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