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除罪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一、罪性本空 迸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无时不在造作罪业。身体所造的罪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说所造的罪业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意所造的罪过如贪欲、瞋恚、愚痴。这些罪业在事相上虽然存在,但是在本性上却是没有的,经云:“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不过是一时的沾染滞缚而已,若能以般若智慧的阳光去观照它,自然能够融化消除。因此,我们要时时至心忏悔身、口、意的罪业,从行为与心理上痛改前非。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二、忏悔的意义 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经云:“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又《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忏;故称忏悔。”所以,忏悔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三、忏悔的方法 忏悔的方法,依各经所载,有多种分类。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汝今应当身心忏悔:身者,杀、盗、淫;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技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离无不经历。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因此,本经提出“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 四、结 论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祛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洒脱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