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2)

可意触能使我们生起愉悦、欢喜的感受,有益身心健康,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甚至有些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由于自己心情开朗,善于调节情绪,最后使疾病好转乃至治愈。相反,有些人由于工作紧张或感情受挫,终日处在

可意触能使我们生起愉悦、欢喜的感受,有益身心健康,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甚至有些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由于自己心情开朗,善于调节情绪,最后使疾病好转乃至治愈。相反,有些人由于工作紧张或感情受挫,终日处在忧郁苦闷、焦虑不安之中,从而引发生理上的种种疾病,这就是不可意触所带来的影响。

3、思食

思,即意愿,也就是生存的愿望。有情生活在世间,求生的愿望非常重要。人类为了生存,才会不断地工作、操劳。而一切动物也都在为生存而奔忙,不论空中的飞鸟,陆地的禽兽,或是海中的游鱼,都在想方设法的谋求生存之道。因为这种生存的愿望,有情才会获得生存的动力。

对生的渴望是资养有情生存的重要力量。时常有些濒临死亡的人,为了能见到远方亲人一面或达成某个心愿,会奇迹般地以意志支撑起危在旦夕的生命。而对于一个缺乏生存动力的人来说,维持生命也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而自寻短见。造成自杀的原因很多,世人往往以感情、事业或财富为精神支柱,一旦感情受挫或事业破产,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而那些比较有思想的哲学家、艺术家,虽然对人生有所思考,却无法找到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最后也会选择自杀作为归宿。

4、识食

识食,是执持有情生命体的精神源泉。我能在台上讲座,在座的能在下面听讲,也是因为有识在执持着。假如离开识的执持,便是死人了。自中阴身投胎之后,识一直执持着有情的生命体,直到寿终正寝。当此期生命宣告结束后,识又将带着业力,去完成下一期的生命组合。

四食执持着我们现有的生命。其中,思食与识食更推动有情未来生命的延续。思食之思,既是生存的愿望,也是造业的心理因素。有情在思心所的作用下,造作善恶之业,并形成业力,继续影响未来生命。

生存的意欲,使有情贪著现实人生,畏惧死亡的断灭。因而产生强烈的后有爱,不断贪著下一期生命。在一期生命结束后,生存的意欲将推动识再去投生。下期生命结束,又推动再下一期生命。在获得解脱之前,将周而复始地延续到尽未来际。

生存的意欲,也造成了有情生命的繁衍。尽管生命会无尽地延续下去,但在常人的感觉中,养儿育女才是使血脉延续的可靠保障,这就促使有情不断繁殖后代。人类有这种需求,动物同样有这种需求,这也是后有爱的表现方式。

生命的无尽延续,除了思心所的推动,还必须有识的执持。识作为生命形式的核心力量,带着有情的全部生命信息,从一生转向另一生,从一道迈向另一道,构成生生不已的轮回。因此,识既执持现有生命形式令不败坏,也相续未来舍生受生。

三、死有

死有,指有情一期生命形式死亡的那一刹那。医学对死亡的判断是:瞳孔放大、脑干反应能力消失、脑波无起伏、呼吸停顿等,以上几项连续出现6个小时而毫无变化。而佛教认为:死亡是寿、暖、识的解体。有情生命由寿、暖、识三法组成,一旦寿命结束,识体离开,体温消失,一期生命便宣告死亡。死亡是人生大事,也是有情生命的重要转折。那么,佛教对死亡是如何看待的呢?

1、死有多种

生死无常,有生则必有死。但有情因为业力不同,死亡也有不同的因缘。《大毗婆沙论》将死亡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有财而寿尽之死。财代表着福报,有情的生存需要福报来滋养,福报有如银行存款。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存款皆有限量,有些人懂得如何惜福,更懂得在消耗的同时不断培福,这样的人即使到寿尽时,福报不曾享用完。

二是有寿而财尽之死。虽然寿命还未结束,而福报却已提前挥霍一空。就象那些年轻时骄奢淫侈、挥金如土的人,只知支取不知积蓄,老来便在穷困潦倒中死去。福报是支撑生命的拐杖,倘若寿限未至而福报享尽,生命也会提前结束。

三是财寿具尽之死,即今生的福报和寿命都已耗尽。

四是财与寿命都未尽,然遇恶缘而死于非命。这种死亡方式又称横死,《药师经》说到九种横死:一是生病未能及时治疗,或因误诊等医疗事故造成死亡;二是触犯国家法律,被判处死刑;三是荒淫无度,被鬼神吸干精气;四是被虎、狼之类的恶兽咬死;五是从悬崖峭壁上失足摔死;六是被火烧死;七是落水溺死;八是被毒药毒死;九是饥渴而死。这九种情况比较特殊,都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因某种特别强大的业力因缘致死。读诵《药师经》并修习药师法门,可以避免横死。

2、死时的状态

前面讲到“生命的轮回”这部分时,引用了不少《死后见闻》中的资料,那是美国人穆迪博士对150多位死而复生之人进行的关于死亡经验的调查研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死亡有许多不同的境况。

《显扬圣教论》告诉我们:人在死亡时有各种各样的心态,有些属于善心死,临终回忆起一生的善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起自身的善心,在祥和的心态中死去。而有些则属于恶心死,临终时回忆起一生的恶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自身的恶念,在嗔恨心中死去。还有些属于无记心死,临终时的心念非善非恶。

在善心、恶心、或无记心之后,正要死亡的那一刹那,都将进入无记心的状态。在我们将要死亡时,意识还比较清醒,或在善心中,或在恶心中,或在无记心中。但在死亡的临界点上,则处于无知觉的状态。有如最深沉的睡眠,一觉醒来后,生命就转入另一种状态,也就是中阴时期了。

死时的心态不同,经历与所见景象也大不相同。带着善心走向死亡,就会有喜悦、安乐的感觉,见到种种美妙境界,听到种种动听音乐。带着嗔心走向死亡,则会有痛苦、不安的感觉,见到种种恐怖景象,听到种种嘈杂之声。而无记心死的人,既无快乐也无恐怖。

3、临终之念与死后去向

有情在临命终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生命的去处。临终时生起善心,忆念平生所做善事,善业现前,会生于人道、天道、乃至佛国净土等善处。临终生起恶心,忆念自己平生所作之恶,不善业现前,则会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

临终之念对于未来生命去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人虽然一生都在行善,但临终因为某种违缘生起嗔恶心,使识田中的不善业现前,结果堕落于三恶道中,功亏一匮。而有些人虽然一生都没做过几件好事,但临终时因有善知识的引导,能够如理作意,使善业现前,最后也能生于善处。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现在行善或作恶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是有关系的。我们平时的行为,就是为临终之念奠定基础的。在通常情况下,平日行善积德之人,临终自然会生起善念,为恶亦尔。而且,尽管由于某种特殊因缘而导致了意外,善恶业依然是存在的,将来还会继续受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