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就是佛经上常常读到的“祗树给孤独园”,像读诵最为深广的《金刚经》与《阿弥陀经》都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所宣讲的,《楞严经》以及《四十华严》也是在同一地方所开演出来的法门。 那祗园到底象征着什么样的法义? 这必须从整部经系去观察、思惟,我们就举《金刚经》、《阿弥陀经》以及《四十华严》为例。《金刚经》属于《大般若经》经系流通分,而在《大般若经》经系的序分以及正宗分的部分,所讲经的地方都以灵山(耆崛山)为主。 我们再看《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也是在净土经系中属于流通分的部分,属于净土经系序分与正宗分的《无量寿经》(观经可以视为无量寿经“五痛五烧”现世例子之开演,以及一辈之细分)也是在灵山(耆崛山)宣说的。 而华严经系一共在天上人间七处九会(一说是十处十会)宣说,而所谓“入法界品”的《四十华严》,就是善才童子五三参,代表着《华严经》的流通分也是在“祗树给孤独园”所开展的。 祗园所象征的含意代表什么?人世间的回归与实践! 祗园是位于舍卫国内的精舍。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将佛住舍婆提城(即舍卫国)以及王舍城之因缘解释的很明白,论言:“舍婆提城九亿家,是中若少时住者,不得度多人。舍婆提人,或初习行,或久习行;或善根熟,或善根未熟;或利根,或不利根。多学种种经书故,研心令利,入种种邪见网中,事种种师,属种种天。杂行人多,以是故佛住此久。”正所谓众生龙蛇混杂,为了调熟一切众生,佛必须常常驻锡在舍卫国的祗园精舍说法。除了度化之义外,《智论》说:“以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众生皆念生地。以报法身地恩故,多住王舍城,诸佛皆爱法身。” 在这些大部的经系,序分以及正宗分的地方,佛菩萨展现神通与瑞相,精彩万分!而到了流通分的地方,一切归于平淡。所以在《金刚经》,你看见佛一样地穿衣、吃饭、洗脚、打坐。在《阿弥陀经》,佛等到大家都坐定位子,如同慈父一般不停地呼唤著“舍利弗……”,自问自答地广演着无尽慈悲的净土法门。 学习念佛法门,读诵《阿弥陀经》,我们才明了念佛法门不是乌托邦的思想,念佛法门从本以来就是根植于凡世间的回归与实践,慈济着众生的事业,所谓“惠予众生真实之利”,不是一世两世,或局限在我们熟悉的娑婆世界,而是众生界尽,顶戴着阿弥陀佛“惠予众生真实之利”之慈悲弘愿也无有穷尽。 因为这种充满无尽慈悲与关怀的“生命道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早就设计好了。 天亲菩萨与昙鸾大师在《往生论》及《论注》,为念佛人传达着这种净宗观念。净土法门不是一去不回的临终佛法,也不是在净土等到完成成佛的程序,才能做慈济众生的事业。在净土的每个生命,都能“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披着阿弥陀佛所赋予的慈悲铠甲,如善导祖师所说的“惊入火宅之门”,像救火英雄从净土为火宅的一切众生打开一道无尽慈悲的大圆满之门!(信息来源:摘自《弘化》)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