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绍隆佛种 以戒为师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戒是佛教的生命,是三学之首,戒在则佛在,戒兴则教兴。

佛教戒律以信仰为基础,遵守戒律是修持佛法获得解脱的重要保证,《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仰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周叔迦《戒律的意义》中说“没有严肃的戒律生活, 也就得不到真实的禅定, 因而也更得不到真实的智慧,所以戒律是求解脱者必须践行。”

佛陀制定戒律,为帮助弟子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将欲望比作心猿意马,将戒律比作辔勒, “心马驰恶道,放逸难静止,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诫,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在持戒实践中,主要为对治我们的欲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的欲望无处不在,正如赵朴老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气势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根据这一现象,我们重温佛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佛陀制戒有十种利益:一、为了使僧团大众和合共处;二、借和合清静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三、以法来调伏个性较顽逆的众生,四、使僧侣知道过错忏悔以后, 内心得到清静快乐;五、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烦恼;六、使僧侣断除现在烦恼之后,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世的烦恼;七、使信众生起信心;八、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九、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长存;十、使未来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心住于佛法之中。今日僧团处于市场经济包围、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大环境中,如何以佛法的清凉,滋润热恼大众,如何以戒律的精神,与民众分享,是我们每个教徒关爱社会大众职责所在。

戒律对于我们每个人身心都具莫大利益。 《大智度论》说“持戒分下中上三等,下持戒生人中, 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禅、四空定,生色、无色界,清净天。”经论中类似这样的许诺很多, 目的引导佛教徒严守戒律,刻苦修持。

对违反戒律行为惩处,各种戒律均有详细规定,如《四分律》比丘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则获重罪,开除逐出僧团,永不得入僧籍,对犯十三僧残法,则留寺查看,这些对违戒行为的直接惩处,对佛弟子有巨大的约束作用。

佛教戒律的实施与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相关联,犯戒不但受到现实的直接惩处,还要受到“长劫果报”,对于每个佛教徒来说,因果报应是最骇人听闻的处罚,戒律与因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把道德约束,善恶报应,因果相连,戒律守持联系在一起,具有威慑人心的效果,因此佛教徒将坚持戒律视为神圣的事。

佛教戒律建立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是解脱生死还是继续沉沦于六道轮回,都视佛教徒是否持戒而定,正如佛经所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佛教通过因果报应,而把争取幸福生活的权力放到每个人手中,而持戒与否则成为人们能否获得解脱的重要标志,这无疑增加了佛教戒律对信徒的约束力和吸引力,无形中要求每一个佛弟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觉地遵守戒法,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 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虽然得以飞速发展,但由于信仰危机,各种社会弊病和心理失调引起了不少身心疾病,出现了贪污、受贿、赌博、浪费等社会问题,佛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倡导以布施持戒等六度来提高自身素质, 以六和精神来搞好团结, 以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行慈悲摄化。

南朝宋文帝时任侍郎的何尚之曾说: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分淳馑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若持一戒一善,悉为记数,抑将十有二三十矣,天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

宋真宗在《崇释论》中肯定了佛教戒律的教化功能,他说“奉乃十力,辅兹五常,上法之以爱民,下遵之而迁善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道同, 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 不妄则正矣, 不醉则庄矣”。

佛教戒律不仅能适应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而且能为稳定社会,纯净民风,减少犯罪,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弘扬佛教戒律加强自身建设,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对佛教界的要求,更是佛教界自身发展的需要,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就是因为我们的历代高僧大德,始终高举“以戒为师”旗帜,加强僧团内部管理,戒律规范僧团管理主要有:一、仪轨,二、丛林规制,三、佛门戒法,四、佛教用品,五、佛事法会。这些方面的工作,分工明确,各执其职,保证了僧伽的维系和发展的正常秩序。唐代道宣律师生动地描绘戒律对僧团的协调组织作用“十诵中,时僧坊中无人知时限,唱时迹打犍稚,又无人洒扫涂治讲堂食处”。又如佛教羯磨,布萨, 自恣等法, 目的就是在造成僧团的“六和敬”,客观起到维系僧团的作用。由于戒律规范僧团覆盖面广,面面俱到,几乎将生活包揽无余,加上戒律实施公正严明,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倡以戒为师, 以戒规范僧团, 以戒振兴中国佛教,是我们每个佛教徒在当前和今后修学中最迫切实践的,而又必须实践的目标所在。

编辑:心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